About Faith

這一組文章寫於1991年,版權乃作者所擁有,如欲轉載,請先取得作者之許可,來函請寄 tsuisiuwa@gmail.com

Name:
Location: Hong Kong

徐少驊|Jeff Tsui畢業於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先達智能有限公司及易訊咭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多年從事VIP、會員、客戶管理方案及諮詢服務,經常主講有關全球「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趨勢,為多間報刊撰寫企管文章。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出位信徒》:還我福音本相

佛家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拂曉時分,晨鐘初響,師父召來三名徒兒,吩咐他們到河邊打一桶最清澈的河水回來。三人接過命令,立即分頭行事。大師兄打來一桶水,然後把浮於水面的樹葉撿拾出來。二師兄不但把樹葉撿走,更把水中的沙粒以布塊篩走,一桶清澈通透的河水放於師父跟前,等候師父讚賞。小師弟來到河邊,一手把水桶扔出去,用力一提,沒作甚麼,隨即攜到師父跟前。師父往水桶一瞟,問道:「徒兒,水何以清澈?」徒兒答謂:「心清水自清!」師父捋鬚點頭稱是。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強調人內心的重要性,可超過環境的規限。不過若筆者是小師弟,筆者的答覆將是:「河水色相本如此!」

大師兄和二師兄所作的其實是為河水修飾,所表現出來的是他們心目中認為最清澈的河水,結果卻是把河水的本相扭曲了。

今天,不少基督徒也很容易犯上同樣的毛病,極力企圖為我們的信仰修飾,使之更合乎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信仰的核心被他們所加添的東西遮蓋,披上了一層一層附加的材料。

這些附加的材料都不是甚麼壞東西,相反地,都是一些出於良好動機的好東西,它們大多以「原則」的形態出現。基督徒很容易嘗試從聖經中尋找一大串的原則,在生活的每一小節上,都渴望有聖經的指導,最好是黑白分明的原則。

所以,不少人的心目中,基督徒這三個字只能叫他們想起一大串的原則,並且都是與道德和行為有關的。在傳福音的時候,或許你也曾多次被這樣的藉口推搪:「我很難做到你們那樣,我很難過你們那種生活。」

今天,不少人徘徊於福音的門外,或多或少與這樣的誤解有關,而我們在平常的生活裏,也可能不自覺地參與製造這些屏障,使他們只看到福音的外表,卻不能進到核心。

究竟福音的核心是甚麼?這與我們對聖經本質的了解很有關係。聖經最主要的效用是告訴我們人類的本源,也就是說我們自身的本相。究竟我們從哪裏來?在世的目的是甚麼?從聖經中我們得悉,神是我們的創造者,我們是受造物,在這樣的定位中,我們便可理解到我們與神、世界和人的應有關係。聖經另一個中心的命題是神的救贖,並解釋了為甚麼世上有罪惡,人世間為何存在不如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深處為何總不能隨著善意而行;從聖經中,我們得悉這個困局的出路,如何重返美善之境,而聖經的中心人物一直就是主耶穌,因為萬物既是為祂並藉著祂而造,道成肉身的救贖計劃也是透過祂的虛己得以完成。

或許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東西,這裏長篇大論似乎有點累贅,不過,最基本的道理卻有時是最難把握的。聖經的信息就是主耶穌,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要在其上增添或刪減,都是違反了神的意思。

在耶穌的年代,法利賽人最擅長的就是在經書以外加添人為的傳統,這些傳統都是由經書裏引申出來的原則,為了要表現出信仰的敬虔。怎料這些引申出來的材料愈多,神的信息就愈被掩蓋,所以主耶穌曾指責法利賽人,他們拿自己的傳統來抵消神的話(馬可福音七章13節)。主耶穌的教訓就是要恢復神那簡樸的真理本想,祂的答覆是如此簡單直接,以致常常出人意料之外。究竟甚麼是最大的誡命(或原則)?主耶穌的答覆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是愛人如己!」

究竟聖經是否為了要教導我們如何生活?它是否一本生活指南?在它裏面,是否有黑白分明的做人原則?答案是否定的。聖經給我們的是一個新生命的指示,一切的好行為是衍生自這個新生命,是那樣的自然和舒適,正如保羅以「穿上」新人來形容我們獲得新生命的狀態,是一種生命的「轉換」,而不是要遵守一大串的原則。

所以,罪人之所以得救,並非因為他可以戒掉了粗口、抽煙或是臭脾氣,而是他與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相遇,並接受了祂的赦免。得救從來沒有先決的條件,也沒有事後的行為保證。還我福音的本相,對於不少的基督徒來說,都有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多番思考,以致我們不會重蹈法利賽人的覆轍,為福音附加一大串的原則,不單自身得不著福音的釋放,還使福音門外的人望而卻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