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Faith

這一組文章寫於1991年,版權乃作者所擁有,如欲轉載,請先取得作者之許可,來函請寄 tsuisiuwa@gmail.com

Name:
Location: Hong Kong

徐少驊|Jeff Tsui畢業於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先達智能有限公司及易訊咭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多年從事VIP、會員、客戶管理方案及諮詢服務,經常主講有關全球「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趨勢,為多間報刊撰寫企管文章。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出位信徒》目錄



1基督徒意識
神要管理人的生命?

疲憊的「為神而活」

二手信仰

大兒子的信仰

基督徒的偽善

道德判斷

濫用聖經

泛基督徒觀點

沒擁有真理

容許錯誤


還我福音本相

占卜式預言觀

非基督徒也有生命意義

為何批判

2教會
我們究竟需要甚麼?

人觀帶來的分別

教會是社會的良知

負傷的領袖

基督教世俗化

教會兩種本質

疏離化的信仰

執藥講道

罐頭佈道

人才是主角

從(香港大件事)談起

3信仰進路
我的信仰觀

創造與救贖


創造的生活

讓別人好過一點

對信仰的理解

聖誕與復和

做一個人!

4結語
敢於提問

《出位信徒》:序

基督徒一般都很怕「出位」,我們都只願意做乖孩子,循規蹈矩,深怕行差踏錯,會觸怒神,招來刑罰。事實上,教會也不鼓勵我們「出位」,只怕一失足成千古恨,被罪惡所沾染。

在這種意識帶導之下,生命不斷增添不可超越的界線,思想就更是充滿了「停止」的路牌。信仰原是叫人得自由,但「自律」的信徒卻把信仰變成生命的牢獄。

這裏鼓勵的「出位」是一種不斷反省的精神,是對信仰真誠的追求,不甘於模範的答案,而是著意尋找自己的答案,親自來到神的跟前,經歷祂偉大、豐盛而獨特的啟發。「出位」是尋找真理的必須步驟,當中或會遇到迷惑、不安,甚而是跌倒的危機,但就在這個尋索的過程裏,我們親嘗神的帶領、護持和答覆,信仰因而變得真實而活潑。

《「出位」信徒》是作者在《時代論壇》「新思維」專欄的結集。文章內容集中探討今天香港基督教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基督教整體路向、教會的僵化制度或教訓、不良的基督徒意識等等。

以批判或說是「揭瘡疤」的進路來談信仰並不多見。事實上,這不是我們習慣使用的語言方式,就算是規勸,我們總是客客氣氣或是間接婉轉的,《「出位」信徒》卻是直截了當,言無不盡的。有朋友嫌火藥味濃,這是本書的特色,正如主耶穌指斥法利賽人的不是時也是毫不客氣的。

惟一使我時常感到迷惑的是,究竟我有否資格指出香港基督教不足之處?我是那麼的滿身罪污,甚至我本身的問題還多的是,別人可以從我身上找到的缺點絕不少於我在書中所指斥的,與我相熟的朋友就更知道我性格上有不少「難頂」之處,我哪有資格寫這些文章呢?這實在是我一直以來的掙扎,為此時常與神摔交。


不過,最不配的僕人卻時常成為神的器皿,正因為我的不足和種種的缺點,更叫我無法誇口,此書只能說是記載了我種種有分經歷的錯謬,其中夫子自道的成分很重。盼望此書的內容能令你產生共鳴,或能鼓勵你勇於以真誠的態度來面對信仰的疑惑。

《出位信徒》:神要管理人的生命?

中國古語云:「人窮則呼天」。面對困難,你的態度是如何?很多基督徒在還未到「窮」的絕境,已習慣地尋求神的幫助。事實上,教會也有這樣的教導,強調我們需要依靠神,把生命交神管理等等。這樣的教導當然有其正確的一面,只是一些基督徒卻下意識地養成對生命不負責任的態度。

人對生命大致可以採取兩種態度:一是獨力承擔,在過程中,縱然嘗盡不安和焦躁,但卻使生命更具耐力;另外一種態度屬逃避式,遇有不如意事,便尋求避難所,或渴望有一外力(higher hand)干預,使問題迎刃而解。這種態度使人永遠活在「等待」之中,問題隨時日而過,他們活於安舒之中,在地好比在天。只是嚴格來說,這些人從來沒有真正活過,或說他們的人生是沒有血肉的。非常不幸,很多基督徒擁有後者的生命態度。

一些基督徒誤解了「依靠神」的真實意思,他們不單享受不到「豐盛的生命」,且更陷入虛假的喜樂中。日子久了,一天忽然省悟過來,感受到信仰在生活裏的不真實,於是毅然放棄信仰,投入他們認為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裏。事實上,教會若作出檢討,就會發現這是信徒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是否我們的信仰真的出了問題?問題不是出於福音真理自身,而是基督教內流行一個錯誤的迷思——神要管理我們的生命。

這個迷思已成了教會內流行的口號,基督徒每遇困難,就同心合意的求神代為解決。祈禱會內充斥著「雞毛蒜皮」的代禱事項:與同事相處不好、升學還是就業、傷風感冒、天氣?……這樣,神好像是我們的生命代辦,而牧者還告訴我們神是樂意效勞的。甚至有的說我們若不交神辦理,祂就會面露不悅之色。

神與人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神在創世之時,創造了亞當。亞當是神溝通的對象,使自己的榮耀得到彰顯。神要亞當享受祂創造的成果,也託付他管理大地的職責。亞當究竟怎樣完成神的託付?是否事事要徵詢神的意思?原來神乃按著自已的形象造人,也給了人一口靈氣,於是亞當成了一個有靈的活人。他不單有代表神(ambassador)的身分,還具智慧處理日常事務。雖然人犯了罪,但神並沒有收回這些條件(conditions),生命仍得由人自己去過。

從救贖的角度看,罪奪去了人的自由。神的救贖乃使我們的生命重獲自由,這個自由當然是包括了自主的自由了。

一個真正「依靠神」的人不需要事事求問神的意思,因為透過日常與神的溝通,人已掌握了神的心意。人生是開敞的,每一個環節都擁有無數的可能,每一個問題也可有無數的選擇。重要的是我們的抉擇有沒有違反神創造的原意。事實上,聖經和聖靈已給我們需要的提示:神只會因我們懂得運用這些資源,能作出一個自主的抉擇而感到欣悅。

祈禱是我們與神「溝通」的渠道,但祈禱並非只代表祈求,因為祈求也只是我們向神承認我們的有限。聖經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章33節)事實上,我們日常需要的東西,神已經賜給我們了,實在毋須多此一求。

過去,基督教流行著一個寓言:「在人生路上,一直都有兩對足印:一對是我們的,另一對是耶穌的。不過,當遇到困難時,卻赫然發現足印少了一雙,於是我們便埋怨道:『主耶穌,祢曾說會與我共度難關,但在此刻,祢卻離棄了我。』耶穌卻柔聲回答:『小子,我沒有離棄你。看,那是我的足印,是我背著你,帶你度過難關的。』」這個寓言縱然說出了神看顧世人的真理,但卻帶來一個錯誤的意識:就是當人遇到困難時,可期待神代為解決。

神尊重人的自主,甚至人藉此敵對祂。神是不會成為人的代辦的,所以面對生命的十字路口,基督徒也得鼓起勇氣,踏出自主的一步,這也是一個真正信心的表現。請記著,神並沒有創造木偶,祂手所造的是一個人。

《出位信徒》:疲憊的「為神而活」

「為神而活」是基督教一個很重要的信念,也是傳道牧者和信徒們常掛於嘴邊的一句話。不過,當人誠實地面對自己時,又發現我們是「為己而活」的成分高一點,這種「信念」與「現實」的張力,叫不少信徒長期陷於罪疚感中,信仰對他們來說是沉重而非輕省的。所謂喜樂豐盛的生命,恐怕只是一些無意義的口號而已。

究竟怎樣才算「為主而活」?恐怕這是信主多年的「老油條」也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標準的答案不外是「凡事尋求神的意思」、「順服主」、「以神的事為念」。那麼,怎樣才是「神的意思」、「順服」和「以神的事為念」?這個就要信徒自己摸索了!

不少信徒一般視「為主而活」就是「多作主工」,為生活每一個層面賦予一個「屬靈」的意義。如果一些生活層面較難賦予屬靈意義,我們就會盡量壓抑它、忽略它。在這種意識的帶領下,生活變得平板、乏味、沉重、疲憊。

一位標準「為主而活」的信徒除了工作外,就只有「教會生活」,他參與所有教會的聚會,各種事工也有他的分兒。每天晚上,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他的時間就大部分花在探訪、傳福音、門訓、小組查經、事工會議、肢體交通、祈禱會、細胞小組……。至於音樂(聖詩除外)、藝術、與家人朋友吃喝聊天、運動、看電影話劇、觀星望海……,「為主而活」的信徒都一概不幹,或視之為沒有「屬靈」意義的東西。

曾有一幅漫畫諷刺共產主義「一切為勞動」的信念:一個人推著一架鋼琴,裏面盛滿石頭。在共產思想裏,文化藝術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都是為了勞動生產。現實的共產國家裏,在一切為黨、為人民的思想指導下,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偉大」的信念如何壓縮著人民的生活,一些基督徒又何嘗不是活在這樣的思維方式下呢?

「屬靈」和「屬世」二分法的人生觀已使不少信徒活於不需要的張力下,強要為所有事情附加一些「屬靈」意義,只會增加信仰與生活的疏離感。事實上,神的「創造」已說明一個事實:一切既然「出於神」,也就必然「屬乎神」。人在生活裏尋得喜悅,也不一定與「為主而活」相矛盾。人能夠在生活裏感到舒暢欣悅,是不會觸怒神的。

「為主而活」乃指過一種合乎神心意的生活。合乎神心意的生活究竟又是怎樣的?神在創造時,已定意要我們享受和欣賞祂創造的成果,神也命令我們要為祂管理這世界。所以,為神工作固然不可或缺,但同時享受及欣賞神的創造也同樣重要。

今天,神不會喜歡看到一個廢寢忘餐,信主後斷六親,身體虛弱疲憊的基督徒。「為主而活」乃是要使自己無論在與神的關係、工作、家庭、人際關係、身體和心靈都有健壯的發展。今天,信徒缺乏的不一定是「屬靈」的教導,而是如何生活的教導。過去,聽到有關「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按我們通常的理解,就是馬利亞選了上好的福分,因為她以「屬靈」的事為念,而馬大則只顧念「屬世」的事。這個故事其實是教導我們有關生活的功課,耶穌指責的是馬大為事忙亂。我們不要以為參與「屬靈」的事工就必然是選了上好的福分,若我們因而忙亂,不懂在生活裏欣賞神厚賜給我們的樂趣和祂創造的美妙,那麼,我們只是馬大而非馬利亞。

《出位信徒》:二手信仰

以別人的標準作為自己的標準,以別人的體驗作為自己的體驗,這是不少基督徒常犯的毛病。
事實上,教會的聚會裏,時常充斥著千篇一律的見證和教導,就是講壇上的信息,也有不少是耳熟能詳的,原因十分簡單,信徒若習慣以別人的信仰經歷作為楷模,而不是以自身生活的經歷來認識信仰,這是一種二手式的體驗,只屬人云亦云。


這彷彿是一個美麗的陷阱,外表上這些集別人的信仰體驗為己用的信徒,口中滿了豐富的教訓,靈命看來深不可測,但實際上,他們所缺乏的,正是信仰上最重要的元素——親自經歷神。

一些信徒很喜歡以聖經或屬靈的先賢,作為自己的學效對象,他們的動機是良好的。事實上,先賢的經驗確實有其「參考價值」,當中有不少甚具啟發的內容。不過,這種二手的經歷若充滿著我們的心靈,甚至取代了我們自身對信仰的反思和對神的認識,先賢的經歷很容易淪為捆鎖我們的框框條條。

所羅門是一名智者,他寫了著名的傳道書,書內描述「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一章14節)。他為甚麼有這樣的結論?那是因為所羅門既是一國之君,他擁有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金錢、美食、妾婢……,他有智慧、有學識,但經歷凡此種種,都不能滿足他的心靈,於是他有上述的結論。這個可說是他經過了生活體驗後的「第一手」結論。

一名信徒若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卻向一名非基督徒大說世事盡皆虛空,難怪這位來賓會感到摸不著頭腦。更不幸的,是這名信徒把這個他也不甚了解的結論內化為自身的價值系統,不但自身對名利自此採取鄙視的態度,也把這樣的信念加諸其他信徒的身上。於是,每一位先賢的信仰體驗不但沒有豐富他的生命,使他活得更釋放和自在,反而被扭曲成為生命的枷鎖。

德國神學家邸立基(Helmut Thielicke)在他的《神學第一步》(A Little Exercise For Young Theologians)一書內,描述神學生都會有一個「轉聲期」,情況與上述類似:

「但這種對別人宗教經驗或屬靈氣質的理解可以是十分活潑而吸引,或甚至是充滿熱情及說服力,故此十分容易陷入心理學上的『自我暗示』的陷阱,好像是自己親自真的經驗及經過了所有的一切。他與其他人一起滑進了不合法的身分認同……那青年人在他自己的生命和信心上,都未達到這樣的地步,年青神學生時常表現出一些虛假的理性樣貌,但卻是空無一物。」

邸立基談論的對象是神學生,事實上,平信徒也有同樣的危機。還記得筆者在澳洲留學期間,由於所屬的教會設有「錄音帶事工部」,筆者把一切培靈會、延伸課程和專題講座的錄音帶,如飢似渴的傾聽,再加上閱覽群書,一日五次讀經,靈性彷彿直線上升,頭頂冒起光環。不過,那時亦是筆者最多屬靈理論的時候,教訓信徒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要看自己是在罪上死了的、要背負十架跟從主、要忠心事奉……。

這些屬於二手的屬靈知識,今天已忘掉七八了。因為這些都不是我親身的經歷,也沒有經過反覆思考。事實上,這些屬靈知識甚至在「認知」的層面上仍談不上,只屬腦細胞的記憶活動。否則,即使這些信仰的體驗不是從生活的經歷裏獲取,但若經過反覆思考,最少在思維裏已經歷了。

這種二手信仰體驗最具破壞性的後果,就是使我成為一個滿眼梁木的信徒,由於沒有真正的經歷,我將先賢們信仰體驗的結論,化為我們應該學效和遵行的原則,更把這些原則套用在別的信徒身上。正如生命是開放並充滿了無數的可能,信仰的體驗也應如是。我們不需要強求每個人的信仰進路也有齊同,哲學家和販夫走卒對信仰的體驗必定有很大差別,這正是神偉大之處,無論你是何許人物,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是古時或今天,你都可以遇見祂。所以,不要倚靠別人的信仰體驗,我們雖然都不是神學家,也沒有如亞伯拉罕或保羅的屬靈經驗,但神悅納的是我們親身來到祂的跟前,以祂賜給我們的悟性來認識祂。亦只有這樣,我們的信仰才會活潑和多姿。

《出位信徒》:大兒子的信仰

這是一個優美並充滿寓意的比喻:主耶穌在論述這個比喻時,對象是一班稅吏和罪人,換言之,是一班非信徒。本文是這個比喻的「引申」詮譯,對象是一班信主多年的信徒。

這個比喻叫做「浪子的比喻」(路加福音十五章11至32節),主題是描述天父無條件的愛,屬佈道性質;但本文所引申的詮譯,是探討信徒的信仰體驗,屬信仰反省的性質。

每當引用這個比喻的時候,不少傳道牧者會集中講論浪子的經歷。這是不足為怪的,事實上,浪子的經歷佔了整個比喻的大部分篇幅,按一般戲劇的定律來看,浪子肯定就是主角了。不過,本文選取的主角卻是在整個比喻裏並不起眼的「大兒子」。今天,有一些基督徒的信仰體驗仍逗留在大兒子的階段。

在閱讀這個比喻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把自己代入浪子的位置裏,既然我們已從罪中回轉過來,接受主耶穌作個人的救主,那麼,我們必然就屬於浪子吧!又怎會說有一些信徒是大兒子呢?
信仰的體驗著重生活的經歷,浪子的遭遇使他覺悟到昔日所犯的錯誤,而重返父親的身邊,亦使他親身感受到父親無條件的愛和接納,這種生活的經歷正是基督教信仰體驗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就是悔罪和領略神赦罪大恩的經歷。


不過,今天有一些信徒沒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彷彿是比喻中的大兒子,從小就沒有離開過父親,他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很少感受到父親的愛和赦罪的滋味。大兒子的心胸狹窄,他對滿身罪孽的弟弟看不順眼,認為他不配得父親的恩典,大兒子為父親管理家業頭頭是道,顯示他對父親所屬的一切所知甚詳,惟獨對父親的心腸卻不甚了解。

大兒子式的信徒或許是教會的中堅分子,或許是表現良好的信徒,他們對教會或屬靈的知識都認識不淺。不過,在他們的心裏,卻缺乏一種由信仰而來的滿足感和釋放感。當他們看到一些信徒在行為的表現上「不像」一名基督徒,就會質疑他們是否「假羊」。

比喻中沒有提及大兒子的生命有否得到轉化,不過,若比喻得以延續下去,大兒子若不是陷入自以為義的境地,就很容易成為被罪疚感消磨的人。

自以為義是因為他從來沒有體認自己是一名不體察父親心腸的兒子,而被罪疚感消磨,是因為在與父親相處的過程中,他少不免會犯了錯誤,卻從沒有經歷過父親無條件赦免的大恩。

同樣,今天有一些信徒從來沒有體認自己是一名罪人的身分,也沒有經歷神赦罪的大恩。這是大兒子式信仰的核心問題,也是今天香港基督教要切實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與我們的傳福音策略和栽培的方式有一定的關係。今天,傳福音的策略仍是注重「一套」完整的「福音套餐」,即使是所謂的「個人見證」,也是根據劃一的方程式「製作」而成。個人的信仰體驗不受鼓勵,惟恐會使聽道者產生混亂,阻礙了「福音套餐」的預設效果。在缺乏個人信仰體驗的陳述之下,福音變得「硬繃繃」,生命的道消失得無影無蹤,而聽道者也就很難從這個傳福音的過程裏,體驗到信仰是生命的一種真實和不斷轉化的經驗。

即使是信主之後,教會的教導,仍著重屬靈知識的灌輸,卻很少鼓勵信徒勇於在生活裏體驗信仰,互相交流。

這裏所說的從生活裏體驗信仰,並不是一些神秘或超自然的經歷(當然,這裏並不否定這方面經歷的存在),不是神為我們開門或關門之類的體驗,也不是神如何幫助我們跨過難關的見證,而是一個平實和自然的信仰體驗。

正如浪子的經歷一樣,他的際遇一點也不神奇,而是他在生命裏每行一步的省悟。事實上,信仰的體驗大部分都不是超自然和神秘的,只是基督教的用語上時常產生這樣的錯覺。今天,我們在生活的每個層面,包括工作、娛樂、讀書、文化、歷史、政治、音樂、藝術……都可以體驗信仰。亦只有當我們懂得習慣從生活裏體驗信仰,信仰才會產生效力,豐富我們的人生。亦只有這樣,基督教的信仰才會是活潑和多元化的。

《出位信徒》:基督徒的偽善

有人奇怪,為甚麼好好的一個基督徒,會突然間否認自己的信仰,甚至品行敗壞,比不信主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上,今天香港的教會裏,在一片歌舞昇平的表象下,其實充滿了這些「計時炸彈」。

請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的言論,我們若肯花多一點心力反省教會的現況,今天教會流失率最多的,是一班從小就在教會裏長大的中堅分子,他們淡出教會後,有的會在行為上作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幹一些過去教會不容許的事情。

留在教會的信徒,也並不表示他們就必然是行為端正的,在教會以外的世界,他們會以另一副面貌出現,好比截然兩人。

為甚麼信仰神的人竟然成了世上最偽善的人?請容我說,今天香港的教會充滿了偽善的面孔。
本文絕對無意指責任何信徒,有一些信徒自知身陷這樣的困局,正受到良心和聖靈的督責,內心已十分難受,在這裏筆者不忍落井下石。


事實上,有誰沒有經歷這個狀況?筆者就曾身受其苦了,只是令人惋惜的是,教會領袖沒有正視這個問題,或許他們也身陷同樣的處境,又或許他們的教導正不經意的加重了信徒的病症。

有一些人推說,是神的標準太高了,根本無人能夠達到,於是惟有假裝做到吧。這說法有點希奇,難道基督教的神是喜愛虛假的善行嗎?聖經不是說,我們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的嗎?

前文「大兒子的信仰」,以浪子的比喻來引申論述信仰體驗的課題,不少信徒就好像大兒子一樣,沒有從生活裏體驗信仰,沒有經歷神的赦罪大恩,以致不是陷於自義,就是罪疚感極重。
大兒子的問題還不止於此,上述提及的「偽善」或許也是大兒子的毛病,大兒子從小就在父親的提攜下長大,不過,他不但體察不到父親所著重的真誠,相反地,他建立起一套行為的準則:應做甚麼、不應做甚麼,以致他不能接受弟弟的回轉。即使弟弟回家後,他在外界學習回來的一些行為模式,在大兒子的眼裏就更是不成體統。


今天,不少從小就在教會長大的信徒也犯上同樣的毛病,一些演藝界人士信主後,就會引起「護教的」信徒議論紛紛說他過去的行為是如何不檢,他現在仍飲酒吸煙呢!還不止呢,他仍打麻雀!

不過,這些信徒並不單是把難擔的擔子擱在別人身上,就是他們自己也受到這擔子的折磨,在他們的內心,已慢慢地建立起一套「可作與不可作」的行為守則。

但外在的世界畢竟是吸引的,偶然他們的行為越軌了,卻要用種種方法來掩飾,發展下來,不少信徒彷彿患了人格分裂症,在教會裏是溫柔良善,在外則完全是另一面貌。

這個人格分裂的張力若繼續擴大,這些信徒會突然從教會消失,實行乾脆享受屬世的快樂,過去不會作的就會盡情的去作。那麼,過去是甚麼叫他不去作,而今天卻為何有這樣的轉變?

過去,他們內心的一套行為守則產生了一種「抑壓」的作用,不過,人的天性是抑壓的作用力愈大,反作用力亦會愈大。就好比父母愈是叫小孩不要去作的事,他們的內心就越發產生好奇心,並運用其想像力,在腦海偷吃禁果。當好奇心在抑壓的摧化下,他們會放棄一切的禁戒,甘冒受到責罰的後果,違反規條。

今天,不少信徒得不到耶穌所應許的豐盛和自由的生命,就是受到種種行為守則的抑壓,不幸地,他們不返回聖經看一下耶穌那種全然開敞和積極的教訓,卻選擇放棄信仰。

那麼,是否我們要像浪子一樣,到花花世界打一個轉,經歷種種試探,才能了解何謂好、何謂壞?

絕不!問題核心是那一套只會叫人建立不自由的行為準則。事實上,這正是主耶穌譴責法利賽人的重點,因為所有的行為準則,都只是人為的傳統,不一定符合神的心意,相反地卻叫人遠離神所看重的真誠。

基督教的倫理精神從來就是從「正面」出發的,聖經說:「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哥林多前書六章12節)另外耶穌說,祂來是要成全律法,而祂的誡命,就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二十二章37、39節)所以,基督教不應強調甚麼不可作,而應強調我們如何活出一個充實的生命,這個生命是神所賜予的。
一些信徒支持要有一套行為準則,為的是要有好的見證,在這裏容我大膽的說:這或許只是一個假見證。我們不應在非基督徒面前強裝善良,他們的眼晴是雪亮的,當他們揭穿了我們的真面目,恐怕那只是失見證而已。事實上,基督徒的偽善恐怕是今天最攔阻別人信主的因素,讓我們以真誠的面貌面對神和人。最後,以一個佛家的比喻作結,願一起深思:兩位和尚來到河邊,見到一名姑娘欲過河不遂,大師兄自告奮勇的背起姑娘過河。往後途中,小師弟愈想愈不安,問:「出家人戒色,師兄剛才所為,似有犯戒之嫌。」師兄聞言笑謂:「你還在想著那姑娘的事吧?看來你仍在背著她呢?」

《出位信徒》:道德判斷

近日,一個聖經故事常在我的腦海盤旋,就是法利賽人和文士拿淫婦來質難主的故事,為甚麼主耶穌要維護她呢!

根據聖經記載,這名淫婦是在行淫時被捉拿的,可說證據確鑿。不論從宗教的規條,或是當時的法律和人倫的道德來說,她都是有罪的,為甚麼主耶穌不主持正義、執行紀律,或說殺一警百的作一個示範,定下這名淫婦的罪狀,然後配以合適的懲罰?主耶穌如此處理,無人可以作出異議,甚至是祂作為一位教師和宗教領袖責無旁貸的工作。

但主耶穌的回應竟是:「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八章7節)筆者為這個答覆拍案叫絕,不是因為主耶穌耍了一點小聰明,輕輕的避過了法利賽人和文士精心設計的困局,而是主耶穌對道德的判斷這樣複雜的問題作了一個如此一針見血的註解,當中的智慧是何等深邃,又何等簡樸!

信仰與道德似乎是二而一分不開的整體。不少人有這樣的結論:宗教不外是導人向善。縱然不少基督徒嘗試糾正這種講法,指出基督教是一個關乎生命轉化的經歷,是神與人重新建立和好的關係。但無可避免地,道德的要求總是伴隨著信仰的獲得。

事實上,基督徒常被人取笑為「耶穌佬」或「道德佬」,只因我們有一套與世俗不同的道德標準,當別人在大談婚外情或如何不擇手段地攖取利益時,我們往往不能苟同。

這種道德的標準是每一位基督徒也必須把持的,否則信仰帶來的更新就不得彰顯,基督教亦遑論對世界發揮甚麼影響力。

不過,當談到道德的判斷,或說當我們把這種道德的標準套在別人的行為模式裏,甚至以此引申出對這人的評價時,就必須要分外小心了!

當中的危險之處不單是我們可能會出錯,還有我們很容易把道德這個原本多層面的東西,壓平為單層面化。

怎樣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或說怎樣才是一個不道德的人?簡言之,嫖賭飲吹樣樣齊就是不道德的人,反之就是正人君子,是否真的如此?

在金庸的小說裏,不時會出現一些人物,外表行為是邪魔外道,但實質上他們有情有義,常受到名門正派的欺壓。

那是因為道德和人一樣,都有多面性,若強用一套標準來衡量,必然會得出一個扭曲的面貌。
一名外表弔兒郎當、用情不專的登徒浪子,傷害了不知多少個女兒家的心,從愛情的道德來說,他是甚不道德的。不過,我們可否因此而下一個這樣的結論,他是一個不道德的人?


首先,他外表的行為是否真正反映出他的愛情觀也成問題,他的不專一會否是因為他對愛情過分執著的表現?過去人生歷程又會否是他今天表現的導因?另外,他用情不專,卻可以是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兒子,也可以是樂於助人的好鄰舍。

基督徒從信仰中吸收到新的道德觀念,卻很容易對身邊的人事落下道德判斷,正如昔日法利賽人和文士所作的一樣,我們很容易從一些外表的行為來對別人作出評價,即使在教會內,也有類似的情況,嚴重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會從弟兄姊妹的衣著、談吐、娛樂的模式來斷定他們是否屬靈,弄得基督徒都有一副「屬靈相貌」,好比孿生姊妹般相像。

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這句話道出了道德的多層面性,有誰沒有起過淫念?甚至在獨處一室時會作出見不得人的行為?試問有誰沒有試過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說謊、怨恨、爭吵、不孝……,所以,聖經說:「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道書七章20節)又說:「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馬太福音七章3節)

為甚麼聖經勸勉我們不要論斷?不單因為這是一種不討神喜悅的行為,而是如果我們這樣做,便無視人的多面性,無視道德的多層面性,憑著自己的無知作出不恰當的判決,我們沒有把人當作人看待,不但對被論斷的人不敬,也是對神的創造不敬。所以,下次當見到有人吸煙時,請不要判定他是一名非環保人士,或是一名缺乏公德的人。

《出位信徒》:濫用聖經

我們或許很少聽過「濫用聖經」這句話。不過正如很多事物一樣,聖經都有被濫用的可能。
基督徒慣用聖經尋求指示,每遇難解的結,都翻查聖經,看看聖經怎麼說。遇有不同意見的爭辯時,就各自尋找章節支持自己的立場。近年爭論最激烈的兩個題目:基督徒應否移民和參政,就經常發生了各自引經文炮轟對方的現象,使聖經本身成為一個戰場,此段經文攻擊那段經文。


為甚麼會有這情況出現?是否聖經的作者對這些問題也有不同意見?是否聖經本身不一致?
「從聖經看XX」,這是很多文章和講座的常用議題,彷彿聖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這是對聖經性質的誤解,就好比要從一個鳥籠抽出一隻大笨象來。


為聖經定位是很多神學家的研究課題,聖經是否真是一本生活、社會、政治、經濟、科學……的指南?我們常聽傳道人說,聖經是我們的最高權威,究竟所指何意?

聖經記載了神的創造和救贖,告訴了我們一些不容作其他解釋的真理:世界乃神所創造,從神的創造裏,我們看到神對人的心意。不過,人推翻了神的心意,並以自己為神,活出一個不符合神創造原意的生命。神的愛促使祂實行一個救贖的計劃,由希伯來人的預備期,至耶穌基督的完成期,再由保羅一班信徒把福音遍傳的傳播期,以上都是聖經的主要內容。性質是要人知道自己的來源、身分、生命的意義和責任。

我們不能否認聖經實在有「帶導」人生的性質,聖經也實在是我們人生路上的明燈。不過,很多時聖經只是給了我們一些「原則性」(不是教義性)的帶導,至於怎樣落實這些原則,不同人有不同的領悟,實在毋須強加齊同。而所謂聖經的權威,也只有說聖經對一切有關神的屬性、人的本質和救贖的方法有絕對的權威,不能從聖經以外找尋答案。

「濫用聖經」也反映了我們對人世間事情的簡化理解。一些基督徒不自覺地把世界的人事二分化:不是屬靈就是屬肉體的,不是順從神的旨意就是違反祂的旨意,不是符合聖經就是反對聖經。我們信仰的真理是「絕對」的,但人世間的事情往往是「相對」的,對錯標準不能一刀切,聖經根本沒有甚麼「移民」或「參政」的教導,「從聖經看」只是要聖經食死貓,以聖經來符合我們的私意。我們若尊重聖經和聖經作者的原意,除了要學懂釋經學之外,也要學會在不需要引用聖經時要懂得忍手(或口),所謂「讓聖經自己說話」(Let the Bible speak itself)就是這個意思。不要用聖經來說你自己的話,是就說是,基督徒要學懂為自己的意見負責。

《出位信徒》:泛基督徒觀點

基督徒一般都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正如其他宗教的人士一樣,我們都自覺擁有一種獨特的身分。這固然可以產生好的效果,基督徒自覺應分別為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如聖經所教導的:要在世界裏作光作鹽。不過,基督徒強烈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產生不良的效果。

一些基督徒常有一種名為「泛基督徒觀點」的意識——世事縱然紛雜,我們都可以找到一些恆常不變的觀點.譬如說:參政、移民、離婚、同性戀非刑事化、愛國、轉工、談戀愛、看電影……。這些基督徒都有他們獨特的看法,而且是在聖經裏有根有據,不容胡亂瞎說的。基督徒觀點就是非「非基督徒」觀點了。就是這樣,我們把自己的觀點從社群中分隔開來,是一種「聖」觀點了。

是的,我們實在應該要有神的眼光,應該有不同的價值觀念,但這不等於說我們的觀點就必須是獨特的,需要冠以「基督徒」三字來分別出來。

所謂基督徒觀點,可說是神的觀點,但更貼切地說,是「人的觀點」。這就是說在神的創造裏,作為一個受造的人應有怎樣的看法。自從人犯罪後,人對神的旨意不能直接理解,但基於神所賜予的良知和對天地秩序的觀察,人仍然可以感應到神的「普遍旨意」。所以,在大部份情況下,人都對周遭的問題有一些共識的看法。

現代社會有一套很複雜的遊戲規則,包括政府、法律、宗教、學術、文化、經濟。這些都可說是人類對問題的一些共識的看法。基督徒參與其中,是一個普通人,當談論到我們周遭的問題時,我們固然要有一種正義的批判精神,但同樣我們要以社群的共同語言來進行討論。例如,當基督徒圈內熱烈討論同性戀非刑事化的問題時,很多基督徒立即戴上「基督徒觀點」的眼鏡,引經據典的提出反對論點。當然,他們都出於良好的動機,都是為了愛神的緣故。但同性戀非刑事化大體上是一個法律問題,也牽涉政府在社會的角色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倫理道德的文化問題。總括而言,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社會科學問題。又如,應否擴大六合彩銷售網,基督徒立即以基督徒觀點反對。事實上,問題不單是「賭」這麼簡單,也牽涉香港福利事業的發展和對青少年的影響等等。基督徒即使要反對,也應該對全局先有認識,並以社群的利益為依歸,用社群的語言進行對話。

戈爾巴喬夫在他的《改革與新思維》一書裏,反映出他是一名跳出共產主義框框,常與西方不同界別的學者進行對話的共產國家領袖。有這樣的胸襟和意識,他才可以有今天的功勳。基督徒實應跳出自己的框框,多學習社群的語言,並嘗試戒除「泛基督徒觀點」的意識。

另外,一些基督徒有很強烈的「惟神獨尊」意識。這裏必須強調,神確實是天地的主宰,祂對世界和人都有絕對的主權,但這個主權絕對不應由我們來賦予及執行。

基督徒的「惟神獨尊」精神沒有回教徒那麼赤裸。回教徒動輒訴諸暴力,而基督徒卻訴諸精神上的拘禁及控訴。

過去基督教的歷史裏曾出現火燒女巫、監禁科學家、逼害異教徒的事件。縱然,基督徒也是人,有犯罪的可能,但上述的行徑都可說是受這種「惟神獨尊」意識的驅使。由於女巫、科學家和異教徒都是敵擋神的,所以,對他們的逼害是維護神的必要措施。

今天,基督教不會再出現這種不人道的行為,但「惟神獨尊」的意識卻沒有消失,只是以較為隱晦的形態出現。今天仍然有基督徒喜歡「以神壓人」。當談論離婚時,基督徒以不符合神的心意為定奪,卻不首先以當事人的處境來考慮,以致當事人只會感到基督徒不明事理或教條主義。當提及異端或異教時,我們都會視為敵人,意識裏仍希望滅之而後快,以致在我們的言談間,都往往設法將之醜化。在一些教會裏,牧者傳道人都極力鼓勵信徒多負起事奉崗位,以榮耀神為首要,卻忽略了信徒本身沉重的生活壓力,不少資深的信徒在吃不消的情況下惟有離開教會。高德士活在他的《時代的偶像》一書中,對「意識形態」的特徵曾有這樣的描述:「為達目的,可以把既存的標準和價值扭曲,重新界定,致令它們可以成為追求者手中的工具。在這情況下,聖經中的真理、公義、仁愛等等,可能都被扭曲了。」高德士活在書裏分析了這時代裏不同的意識形態,及如何被利用為控制人類的工具。事實上,今天基督徒若以為能夠為神執行祂在地上的主權,其實是把神淪為我們的意識形態,神因而被降落,成為偶像而已。

《出位信徒》:沒擁有真理

極權的共產主義國家以逼害的手段對付國內持有不同政見的人士,使他們找不到好的工作,生活困苦。當逼害手段不能奏效,持不同政見人士仍然繼續發表非主流政見,隨之而來的就是拘禁、鎮壓,甚而是殲滅。

問題的核心當然是權力欲的腐化。不過,這不是問題的全部。共產主義者抱持一個很重要的信念:他們相信自己已經擁有真理,是以只有他們才知道甚麼才對國家有利,只有他們才能代表人民說話。這其實是把真理自身和真理的詮釋混淆在一起。

真理自身「客觀地」存在,真理存在的形態可以透過大自然的暗示,也可以透過真理自身主動的啟示。真理的內容圓融自足,是宇宙萬物的最終解釋,也是萬物的來源。真理與錯謬在定義上已不可能站在一起。所以若說真理裏沒有錯謬,只是一個重複的語句,好比說真理就是真理一樣。
真理的詮譯卻是「主觀地」存在,原因是任何詮釋都必然地牽涉人主觀的認知、理解、分析和作結。詮釋的能力因而也決定於詮釋者上述四方面的能力。


除此之外,詮釋者的背景也影響了他對於真理的詮釋,這就是所謂的「觀點與角度」了。真理好比一個圓球體,其形狀與質量都是客觀地存在,但外觀者所站的位置和選取觀察的方向都可使他看到球體不同的面貌。有人閉起眼睛,說球體根本不存在。不過,更危險的是有人竟然聲稱球體就是一個平面的橢圓形。是以真理的詮釋可以是片面的,更可能因人觀察上的失誤而產生錯謬。
基督徒相信真理存在,也相信真理已藉著神自身主動的啟示彰顯於世。基督徒是一班接受真理的人,也負起把真理傳揚的使命。但基督徒要切記的是,今天不是我們擁有了真理,而是真理擁有了我們。若我們自以為擁有真理,就會變得絕對和專橫。過去,天主教就曾出現教皇無誤論和逼害異教徒的事。


今天,這種「擁有真理」的意識仍然潛藏在部分基督徒和基督教領袖的腦海裏。他們不容許別人對聖經有其他的詮釋,他們動輒就向持不同意見的弟兄姊妹冠以「有問題肢體」或「異端」的名號。一些宗派雖然表面上承認其他宗派的地位,卻仍教導本派會友不要與其他宗派人士交往,或拒絕與其他宗派合作。

近期基督教圈子熱烈討論的「第三波」,仍有一些福音派人士向接納權能醫治的牧者和信徒實施「標籤法」,說他們已屬於「靈恩派」。事實上,福音派和靈恩派互相排擠已有很長久的歷史。
此外,仍有部分信徒指責熱心社會關懷的弟兄姊妹,認為他們已誤入歧途;亦有部分信徒輕看熱心傳福音的弟兄姊妹,嘲笑他們是象牙塔內的老古板。仍有牧者不能接納大專信徒的批判精神,當然也有大專信徒瞧不起單純事奉的牧者。


香港基督教的教育一直趨向一統化,牧者和導師也較傾向「指導式」的教育方式,信徒獲得的屬靈知識是一元而不是多元的,若不是透過信徒自己閱覽,他們根本無法得知基督教神學的眾多支派,也很難知道聖經的詮釋方法可以有如此多的進路。由於牧者和導師很少預留「其他」可能解釋的空間,更鮮有強調出錯的可能,也不鼓勵信徒自己多作考察,信徒根本沒有想過,他們所得到的只是真理其中一面的詮釋。

這不是說基督徒應該成為「相對主義者」,更不是說我們應拋棄所有教義,作一個全方位式開放。這裏所說的是一個「態度」的問題。基督徒若真的了解人的有限,又真的明瞭罪性的可怕,他不可能自以為已經「擁有真理」,或自封為真理「惟一」的詮釋者。保持自我的信念並不意味需要打擊別人的一套;執著己方的教義也不意味需要殲滅對方傳揚其他信念的自由。今天,香港的基督教需要開明的領導,也需要勇於質疑的信徒。所謂「真理愈辯愈明」,要真正接觸到真理,我們首先要讓真理能夠接觸到我們,一個封閉的心靈肯定不能成事。

《出位信徒》:容許錯誤

人類文明曾經出現一些極具破壞能力的人物,他們一般都不會是胸無大志的尋常百姓,而是胸懷萬理、滿有理想志氣的超卓人士。原因是他們自以為擁有了真理,為了實踐真理,犧牲是在所不惜的。在這樣的意識帶導下,人性被扭曲,生命被踐踏。

不過,自以為擁有真理的意識也可以帶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在現實的生活裏,我們都會覺察到「錯誤」的可能。俗語謂:「唔怕孭鑊,最緊要識補鑊。」意思是我們不但覺察錯誤的可能,進而以肯定積極的態度迎向。中國古語也有說:「經一事,長一智。」錯誤的積極意義就是吸取教訓,豐富人生的體驗;透過錯誤,自我的了解才會增加。

這樣的認識並不是甚麼高深的學理,很多人都會明白。但當談到信仰的問題,一些基督徒卻不能以同樣的態度面對。福音是神的真理,聖經是神的話語,這都是所有基督徒(包括筆者在內)都必須把持的信念。不過,同樣重要的信念是我們都是人,而且是受罪影響的人,在信仰的歷程裏,我們都有錯誤的可能。接受自己的信仰有錯誤的可能,並不是否定真理的存在,也不是削弱了神的大能,更不是否定了自己當刻的信念,而是一種生活和信仰的態度,承認自己作為人的有限。

容許錯誤才能活得釋放和坦然。一些信徒抓緊著自己的信仰,一步不讓,不容挑戰,或是即使願意面對挑戰,也會以戰勝對方的心態迎向。挑戰者被視為滿懷惡意的敵人,而對基督教的攻擊都是充滿了錯謬和不利於初信者的信心。這種對基督教和信徒維護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而所造成的後果也只是「對外」的抗爭,但問題的嚴重性卻是在「對內」的一方面。

一些信徒不但對別人的挑戰一步不讓,甚而對來自自身的挑戰也一步不讓。當思想跳出了教會所傳授的框框,當人生的經驗自然地修正著他們的一些觀念,當外來的衝擊在不斷向他們提出疑問,他們把這些統統列為闖入禁區的歪念邪說,教會的牧者和導師們不是說,我們是已接受真理的人嗎?他們不是勸導我們不要懷疑,不要讓世上的小學影響我們嗎?就是這樣,他們選擇了排除一切與他當刻認知有不同的觀念,自劃了一個原地踏步的「聖地」。不過,人的天性是不能忍受長久的拘禁的,日子久了,他們自會感受到信仰帶來的束縛,與生活時代和教外人的脫節感。這樣的覺察不一定帶來生命的醒悟,相反地,他們可引進基督教另一套迷思,名曰「為神受苦」,並將之作為對初信者的見證。

這裏不是要鼓勵信徒三心兩意,胡亂的懷疑一番,也不是說我們要為外來的挑戰和衝擊歡呼或投降。若這篇文章達致這種效果,求神赦免。這裏要強調的,是一種勇敢並誠實地面對自身信仰的問題。神創造人類時,並不把我們造成木偶,而是一個有思想、意志和感情的人,原因是祂不喜愛不自然的回應。容許錯誤是對神和對人一種誠實的表現,我們敢於犯錯,因為我們不甘心成為一個喪失自我、唯唯諾諾、自我拘禁的人。容許錯誤,我們才能糾正錯誤,並開創一處屬於自己的領域,並在這個過程裏體驗神。我們曾否在面對別人一致的意念、一致的聲音時,敢於提出異議:「我或許錯誤,但我誠實地相信事情並不如此。」我們曾否坦然的向神訴說:「天父,我或許錯誤,但我誠實地如此相信,求神指正。」

創世紀描述亞當犯罪後,試圖逃避神。閱讀這段經文時,不少信徒取笑亞當的愚拙,試問有誰可以逃避神的眼光?今天,基督教內仍有不少逃避神的亞當。他們壓抑著腦海裏的疑惑、心裏的不安,卻情願尋找一個可以逃避神和自己的安全地帶。

這聽來是一個反論式的論點:有一些信徒認識了神的全知後,就好像天上有一對眼睛常窺探著我們的一切言行思念,每天活在驚懼之中,他們下意識地尋找一些可以逃避神的地方,這些地方可以是腦海裏的一角,也可以是教會內弟兄姊妹的認同。認識了神的全知,理應帶來真正釋放的人生觀。我們深知人一切的活動不能逃遁於天地之間,心中自然豁然開朗,與天地交心。神自身亦透過祂的創造和道成肉身的耶穌向我們彰顯,神和人的溝通就在這種全無阻隔的情況下自然流通。

聖經曾記載這樣的一個比喻:主人遠行前夕,向僕人分派銀錢,回來後,要求僕人結帳。為主人賺錢的僕人得到奬賞,惟獨是一名僕人把銀錢埋在地下,沒有為主人賺取分文,此僕人受到主人的責罰。這比喻是教訓信徒好好利用神所賦予的恩賜。筆者忽發奇想,若僕人努力投資,卻賠本回來,主人會同樣地責罰他嗎?

試想,神會悅納怎樣的人?是一名屢犯錯誤,卻忠於神在創世時所賦予他的恩賜,並勇敢地使用這些恩賜來建築他獨特的人生的人?還是一名將自己捆鎖在自設的「聖地」裏,放棄使用神賦予他的恩賜,無大錯誤地度過人生的人?

真正的信心必然是包括容許錯誤的信心。

《出位信徒》:還我福音本相

佛家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拂曉時分,晨鐘初響,師父召來三名徒兒,吩咐他們到河邊打一桶最清澈的河水回來。三人接過命令,立即分頭行事。大師兄打來一桶水,然後把浮於水面的樹葉撿拾出來。二師兄不但把樹葉撿走,更把水中的沙粒以布塊篩走,一桶清澈通透的河水放於師父跟前,等候師父讚賞。小師弟來到河邊,一手把水桶扔出去,用力一提,沒作甚麼,隨即攜到師父跟前。師父往水桶一瞟,問道:「徒兒,水何以清澈?」徒兒答謂:「心清水自清!」師父捋鬚點頭稱是。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強調人內心的重要性,可超過環境的規限。不過若筆者是小師弟,筆者的答覆將是:「河水色相本如此!」

大師兄和二師兄所作的其實是為河水修飾,所表現出來的是他們心目中認為最清澈的河水,結果卻是把河水的本相扭曲了。

今天,不少基督徒也很容易犯上同樣的毛病,極力企圖為我們的信仰修飾,使之更合乎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信仰的核心被他們所加添的東西遮蓋,披上了一層一層附加的材料。

這些附加的材料都不是甚麼壞東西,相反地,都是一些出於良好動機的好東西,它們大多以「原則」的形態出現。基督徒很容易嘗試從聖經中尋找一大串的原則,在生活的每一小節上,都渴望有聖經的指導,最好是黑白分明的原則。

所以,不少人的心目中,基督徒這三個字只能叫他們想起一大串的原則,並且都是與道德和行為有關的。在傳福音的時候,或許你也曾多次被這樣的藉口推搪:「我很難做到你們那樣,我很難過你們那種生活。」

今天,不少人徘徊於福音的門外,或多或少與這樣的誤解有關,而我們在平常的生活裏,也可能不自覺地參與製造這些屏障,使他們只看到福音的外表,卻不能進到核心。

究竟福音的核心是甚麼?這與我們對聖經本質的了解很有關係。聖經最主要的效用是告訴我們人類的本源,也就是說我們自身的本相。究竟我們從哪裏來?在世的目的是甚麼?從聖經中我們得悉,神是我們的創造者,我們是受造物,在這樣的定位中,我們便可理解到我們與神、世界和人的應有關係。聖經另一個中心的命題是神的救贖,並解釋了為甚麼世上有罪惡,人世間為何存在不如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深處為何總不能隨著善意而行;從聖經中,我們得悉這個困局的出路,如何重返美善之境,而聖經的中心人物一直就是主耶穌,因為萬物既是為祂並藉著祂而造,道成肉身的救贖計劃也是透過祂的虛己得以完成。

或許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東西,這裏長篇大論似乎有點累贅,不過,最基本的道理卻有時是最難把握的。聖經的信息就是主耶穌,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要在其上增添或刪減,都是違反了神的意思。

在耶穌的年代,法利賽人最擅長的就是在經書以外加添人為的傳統,這些傳統都是由經書裏引申出來的原則,為了要表現出信仰的敬虔。怎料這些引申出來的材料愈多,神的信息就愈被掩蓋,所以主耶穌曾指責法利賽人,他們拿自己的傳統來抵消神的話(馬可福音七章13節)。主耶穌的教訓就是要恢復神那簡樸的真理本想,祂的答覆是如此簡單直接,以致常常出人意料之外。究竟甚麼是最大的誡命(或原則)?主耶穌的答覆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是愛人如己!」

究竟聖經是否為了要教導我們如何生活?它是否一本生活指南?在它裏面,是否有黑白分明的做人原則?答案是否定的。聖經給我們的是一個新生命的指示,一切的好行為是衍生自這個新生命,是那樣的自然和舒適,正如保羅以「穿上」新人來形容我們獲得新生命的狀態,是一種生命的「轉換」,而不是要遵守一大串的原則。

所以,罪人之所以得救,並非因為他可以戒掉了粗口、抽煙或是臭脾氣,而是他與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相遇,並接受了祂的赦免。得救從來沒有先決的條件,也沒有事後的行為保證。還我福音的本相,對於不少的基督徒來說,都有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多番思考,以致我們不會重蹈法利賽人的覆轍,為福音附加一大串的原則,不單自身得不著福音的釋放,還使福音門外的人望而卻步。

《出位信徒》:占卜式預言觀

究竟美伊大戰是否就是聖經末世預言的哈米吉多頓大戰的前奏?根據聖經,事件發展下去會是怎樣?自從美伊大戰爆發以來,有關預言和末世論的屬靈書籍大為暢銷,有關末世預言的講座也坐滿了渴望知道未來的信徒。《明報》新聞版也大字標題,說「聖經預言應驗了!」

預言實在佔了聖經極多的篇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篇短文不是要介紹預言的種類和解釋的方法,也不是要參與有關預言在神學上的爭論。此文的主旨是要探討我們在這亂世裏應以怎樣的態度來看預言,以致我們不會因突如其來的衝擊弄得手忙腳亂和不知所措。

人期望知道未來是很自然的(卻不是當然的),以致各式各樣的命理相學都順應人類好知未來的心態而推出。它們的精神都是教導人們如何趨吉避凶。聖經的預言當然不是為了滿足信徒預知未來的好奇心,更不是教導信徒如何逃避末世的災禍,否則,這只可說是一種占卜式的預言觀。

不過,自從美伊爆發戰火以來,不少信徒的注意力卻集中在研究末世預言的「時代論式」的應驗(這裏不是反對時代論的釋經方法),即這次美伊大戰就是聖經末世預言裏的那一部分。不少傳道人都以此為題,預告末日即將來臨,信徒要專心傳福音了。

這樣的意識與其他有關世界末日的預言是沒有大分別的,都是出自對將來的驚恐,才「改邪歸正」,都是因為末日將至,我們就放棄今天所要承擔的職責,努力的為進天堂得奬賞來鋪路。萬一將來不是按照我們今天的分析進行,那我們修改一下分析,等待下一次的亂局,再來作一次預言詳解。這不會是聖經預言的原意吧!

主耶穌也曾論及末世的預兆。當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聽過耶穌有關聖殿被毁的預言之後,正如今天的信徒很想知道末日的時序一樣,他們詢問耶穌「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耶穌沒有回答是在「甚麼時候」發生,祂劈頭第一句就是:「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馬太福音二十四章4節)隨後耶穌論及將要發生的事,但主題都是要使徒緊守崗位,堅忍到底。主耶穌在回答使徒的詢問時,祂的態度很明顯是不鼓勵信徒推測末日的日期,以致祂強調沒有人知道那日子,「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馬太福音二十四章36節)耶穌論及末日預兆的惟一目的,是要使徒有了心理準備,無論將來日子如何,都要勇敢地面對。

聖經很多預言都有其兩面性。一是對當時的人說,二是對將來的人說。陳宏博在他的《預言解釋》一書裏曾這樣說:「在舊約時代,假先知的特點是道德低落,行為不合倫常。屬神的真先知曾一再地向百姓指出這點。……」我們不難發現舊約的預言裏,有很多是指著當時的君王和假先知說的,在譴責他們的罪行之後,並預告了他們的覆亡。

史特朗的《系統神學》也表示,聖經預言之一般特徵包括了「具有倫理性和宗教性——是以未來的事,被視作人現時對神態度的產物和結果的。」再來看看使徒約翰的啟示錄,他針對的讀者是當時的七間教會,主題是要他們悔改,其中有缺乏愛心的、對神不忠的、在道德操守上失見證的。

活在今天的人應該對預言有今天的詮釋,就是說預言給予我們今天有甚麼警告?我們不用跟使徒犯同一毛病,深究「甚麼時候」有這些事,而是預言向我們今天的處境有甚麼信息。

美伊大戰暴露了今天人類脆弱的處境,當科技進步帶來了美麗的社會藍圖,當美蘇冷戰的結束帶來和平新紀元的前景,當東歐的改革帶來了民主自由得勝的喜悅,美伊大戰為上述的美景倒來一盤冷水。先進的科技為人類帶來自毁的武器,只要一名野心家掌權,不論他的國家是否超級大國,仍可令生靈塗炭。美國大動干戈,不外乎為石油而戰,這是西方經濟的命脈,也是她們不斷擴張式的資本主義的能量,所以這場戰爭也只不過是一次自保的行為。西方國家過去在別人的國家進行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剝削,造成了貧國與富國的強烈差距,為求自身在中東的勢力得到保證,不惜支持與人民對敵的暴君,並在軍火上大做生意,凡此種種都是今次美伊大戰給我們的教訓。

教會在這樣的處境對人類有甚麼信息?教會需要對時代的問題多作分析,並對時代的罪惡痛斥,為受罪惡傷害的社群醫治。我們也應自我反省,看看教會有否被世俗主義所影響,貪圖安逸,或是良心長了脂油,對世俗的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罪性視為理所當然,良知和道德的呼喚變得愈來愈微弱,相信這才是預言給我們最大的用處。事實上,預言的現在意義遠比它們的將來意義來得重要。「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啟示錄十六章15節)

《出位信徒》:非基督徒也有生命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我們基督徒極為關注的課題。事實上,任何人在一生之中,總會偶然想到這個問題,哲學家稱之為「終極關懷」,我們總想找到一個價值座標,可以安然的為之生死,並欣然說聲:「今生不枉過!」

基督徒常自稱找到了生命意義,並在傳福音的過程裏,以此挑戰對方:「你的生命有意義嗎?」隨後我們會設法否定對方的答覆,盡力證實沒有神的生命是沒意義的。

沒有神的生命是否就真的完全喪失意義呢?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哲學和神學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不過,基督徒的斷言卻常帶來反效果,徒惹未信者的反感,原因是這種斷言不單否定了他們改善自身生命、別人生命,以致整個世界福祉的努力,也把別人的價值觀一筆抹殺,就好像在他們的臉龐摑了一記耳光:「你這傻瓜!你是白吃飯了!」

一些基督徒對生命意義有一個錯誤的邏輯推論。他們在傳福音時,常指出萬事萬物的短暫性,沒有永恆價值,隨即拉出「人人必有一死」的事實,「死亡」成了一切意義的否定詞,然後進入主題:「永生」就是答案了。

永生是信主後神賜給我們的禮物,永生衝破了死亡,死後我們可與神一起,隨即我們在世上的一切作為頓時變得有意義了。這樣的講法無論從邏輯或人生哲學都說不通。為甚麼生命的延續頓然可以把一切變得有意義?相信這是連很多基督徒本身也未得清楚的事情。

生命的意義其實可以有很多層次的,就好像吃一頓飯,基督徒會認為意義是使自己有氣力去事奉神;不信神的人,有的是為了維持性命,有的只為饞嘴,當然也有些具有類似基督徒的「為他精神」,是為了要服務人群。我們只可說各人對吃飯意義的問題有不同層次的看法,但他們不是互相排斥的,更不能因而把別人的意義完全否定。

談到生命的意義,必然牽涉人對生命的「關注層次」。一般人會首先關注生存的問題,也就是衣、食、住、行的層面,進而他關注到自身精神的領域,所以人會透過讀書、默想來自我提升;跟著他關心到別人存在的狀態,所以他幫助別人,嘗試改善鄰舍的處境,後來他關心社會整體的福祉,他開始參與社會服務,他的關注面繼續擴展至全球人類的狀況,甚至整個大自然的和諧協調。至此,再進一個層面,就是宗教的層面,也就是整個大自然和人類的靈性狀況。

所以,當談及生命意義之時,不是可以用一個固定的句子把它定義下來,也不是由別人替我定義出來。事實上,否定別人對自身生命意義的詮釋是一種很粗魯的行為,而基督徒卻常會犯這樣的毛病。究竟誰才有資格為他自己的生命下註釋?為甚麼讀書不可以為找到一份好工作?這不也是一種上進心的表現嗎?為甚麼父母把一生花在養育兒女身上也是虛空?這不是一種愛的表現嗎?基督徒若把沒有神的生命看成沒有意義,其實是對生命意義的問題作了一個過分簡化的了解。

不知是否我們慣於以功利角度來看事物,以致我們對生命的看法也是如此。彷彿生命的過程若賺取不到有永恆價值的東西(例如永生),那生命就是白過了。其實,生命過程自身已具有意義。生命過程的每個環節,無論是喜、怒、哀、樂,都給予我們真實而寶貴的經驗,意義在此刻已經完成,不需要再求「花紅」了。

那麼,是否我們在傳福音時,就完全不談生命意義的問題?不是的,但我們首先必須要尊重別人對自身生命意義的看法,不應斷然否定。然後把我們對「整全生命意義」的看法講出來。所謂「整全生命意義」者,就是把神創世時,對人生命的目的講出來,也就是人有四大任務:首先是要崇拜神;二是人要管理大地;三是人要愛鄰舍;四是人要好好照顧自己。人若不能在生命當中完成這創造的目的,也就仍未符合神的心意。在創造者的眼中(不是我們的),這樣的生命還未具整全的意義。所以,下次在傳福音時,請不要對別人說:「你的生命沒有意義。」

《出位信徒》:為何批判

近日有朋友奉勸筆者,凡事應向好方面看,基督徒就更應如此。

一般來說,香港基督徒不大習慣以批判的態度看事情。教會內都是談愛心、說包容的。中國人有「家醜不外揚」的傳統,基督教內也有類似的意識,恐怕這種聲音會對福音事工帶來阻礙,或對初信者不堅固的信心有負面影響。不過,基督徒對批判精神不以為然的主要原因,相信是把「批判」相等於「論斷」。

聖經勸勉信徒不要論斷,又說別要只看到人家眼中的刺,卻不知道自己眼中有梁木。事實上這樣的勸勉本身也是一種批判。使徒保羅覺察到一股不良的風氣正在當時的信徒圈子內醞釀,名為「論斷風」。聖經沒有明載論斷的內容,筆者運用想像力,估計當時信徒論斷的內容可能包括:某人沒有把家產完全拿出來公用、某人吃了拜過偶像的祭品、某人接受了其他傳道者的道理、某人不守安息日、某人不奉行割禮……

論斷其實是一種不良意識的外顯。論斷者自以為擁有了真理的解釋權,並以此「斷定」他人的「罪」,論斷者所針對的乃是活生生的「人」。而論斷的後果卻是使人際關係破裂,受論斷者被更緊的捆鎖,而這正是使徒保羅所要批判的事情。

批判與論斷有甚麼分別?批判的精神在於對不合理、不公平和不利於人類福祉的意識、制度和事件的指斥,目的是要「解咒」、「解放」,或說幫助別人重得自由。批判者不自以為擁有真理,或是真理的惟一詮釋者;批判者應抱持開放的態度,接受自身錯誤的可能。而批判者永遠不會把矛頭指向個人,這是批判與論斷最大的分別。

當我們細心觀察主耶穌的言行,我們就會發現,主耶穌是一位對當時宗教制度的百分百批判者。主耶穌多次有這樣的教導模式:經上這樣說,但人子卻這樣說。主耶穌當然不是反對舊約,正如祂自己所說,祂乃是要成全舊約。所以,耶穌所反對的只是當時宗教領袖的人為傳統,而這些傳統卻成了拘禁人的教條,耶穌不受當時的宗教領袖歡迎,正因為祂常常唱反調,批判其傳授的意識和制度,其中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法利賽人了。

批判是現代社會習以為常的法則(除了共產國家),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各專門事業,如醫療、教育、大眾傳播……都有人士負起批判的功能,原因是任何制度或團結若全然擁有自身的詮釋權,其他人不得評論,這些制度或團體必然腐朽。批判就成了一個監察的機制,批判的內容或許會有錯誤,但其精神卻是積極的。

香港的基督教圈子不鼓勵批判,以致看到較為尖銳的文章,或遇到較具批判意識的信徒,就會心裏不安,恐怕這是隱藏禍心,使教會鬧分裂的種子。這種對批判的恐懼當然是與中國文化的奴性也有關係。

事實上,過去基督教圈子也曾出現一些較具批判意識的人物,如梁燕城、楊牧谷、郭乃弘等。梁燕城精於對文化的批判,楊牧谷善於對基督教機構和教會傳統運作的批判,而郭乃弘則對基督教的社會關懷和政治參與常有另類的意見,他們三人都得不到香港基督教當權派的歡迎。為甚麼要批判呢?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容易得罪人,又會惹來「這人看事很負面」的惡名。不過,筆者深信任何良好的人或事物,一旦被吹捧成為絕對完美無瑕的對象,或是自滿自足、停滯不前、追不上時代的步伐,都會轉化為拘禁人的枷鎖,基督教並沒有免疫能力。

《出位信徒》:我們究竟需要甚麼?

甚麼時候開始,神學變成了一門形而上的學術活動?甚麼時候開始,教會成了一所有計劃地不斷擴展的機構?甚麼時候開始,傳道牧者以精闢動聽的道理懾服人心?甚麼時候開始,僕人竟成了主人,只懂發號施令,拒絕服侍社群?甚麼時候開始,我們信仰的人道精神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今天,香港的基督教所急切需要的,不是一個鴻圖大計、不是一套老謀深算的規劃、不是活動、不是空談,而是深切的反省、沉痛的認罪和勇毅的回應!


請恕我無法認同香港福音二千計劃。這個計劃將全港基督徒的目光集中在一個將來的目標,一個跨越九七的大計,但當刻的處境究竟又是如何?基督徒仍然繼續移民(筆者無意指責移民的弟兄姊妹,各人必有其獨特的移民原因,這裏只強調移民潮的現象),神學院招生額爆滿,原來也是為了方便到美加澳當教牧,甚至是我們尊敬的牧者,也不惜撇下羊群,情願在異地放牧。多少信徒的心靈受了傷害,多少信徒因此跌倒,為甚麼我們的信仰竟然無法承載時代的危機感?

這其實只是問題的表徵而已?只是因為危機來臨,我們才表露出虛脫的本質。問題根本潛藏已久。為甚麼近年香港教會的增長率這麼低?不是沒有傳福音的事工,事實上,佈道會多得不可勝數,問題是教會信徒流失的增加。這好比是一個方程式:信主,熱心,疲乏,冷淡,離去。

多少信徒信主多年仍陷於信仰與生活割裂的掙扎,生命竟被信仰磨損。原因是教會一直缺乏對信徒生活上的支持。教會只要求信徒事奉和積極的參與。教會的教導只集中在抽象的教義和蒼白的教條,對信徒每天所面對的血肉人生沒有幫助。信徒受了多少創傷,信仰竟無法給予支點,為他解釋人生,為他醫治傷口,給他力量,面對任何人生的風波。基督教竟成了動聽的道理、合理的邏輯,以致九七的迫近、六四的震盪,使浮淺的信心一下子顯露出來。

在這裏,我必須要向信心堅固的信徒、忠於職守的傳道牧者致敬,你們的信心和工作,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堅立,委實不容易。

這裏不是要把香港的教會描述得一無是處,忠心的僕人仍然在默默耕耘。但身為基督教的領袖,一定不會看不見今天香港教會的虛弱,不用作精闢的統計,單是看看我們四周活生生的例子,信徒疲憊無力、滿心罪疚地離開教會,這樣的個案每天正在發生。

問題出在哪裏?這是今天我們迫切要思想的課題。我們都心知肚明,九七愈是迫近,信心就愈難堅守下去,我們不能光靠空喊口號就能叫信心增加,這是一個信仰能否適切當刻處境的一個深層問題,就好比學生時代的信仰模式已再不足用於踏足社會的信徒一樣,今天,讓我呼籲,我們需要的是反省和悔改。

九七過渡,香港社會動盪,黃昏時分的港英政府已無心戀戰,施政方針趨於急功近利;屠殺人民的中國政府已不斷對香港張牙舞爪;專業人士為了在短期內賺取金錢以供移民之用,不惜妄顧專業道德,搾取升斗巿民的血汗錢;公務員頻鬧工潮;治安日益惡劣……整個城巿正瀰漫著一片末日氣氛。香港社會處於這種動盪不安的劇變時期,香港教會有甚麼回應?香港福音二千仍沿用美加教會的增長模式,靠賴大規模的動員,有系統的資源分配,再加上周密的佈道規劃,以上都適用於穩定的社會局面,香港究竟需要怎樣的模式?

回應受罪者當刻處境的肉身和心靈問題是主耶穌的佈道法則。事實上,主耶穌關心人的感受,以致祂為拉撒路的死而哭、以致祂用手撫摸長大麻瘋的臉、以致祂雖然身體疲乏,仍然為有需要的人趕鬼治病、以致祂在十字架上仍不忘向強盜說應許的話。

論到審判的日子,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0節)耶穌述說法利賽人的七禍時說:「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3節)主耶穌這種回應受罪者當刻處境需要的態度是明顯不過的,甚麼時候基督教喪失了這種人道精神!

香港人面對這個大時代的巨變,心頭的重擔是難以言喻的,身邊親友的離開帶來了多少情感的撕裂,今天的香港人滿了創傷,教會不能無視這樣的處境。今天是醫治的時候,今天是教會承擔和回應的時候,一個宏大的佈道藍圖未必能有所幫助。我們怎樣身體力行的施予愛心,怎樣的與香港人共度難關,相信總比這些大型佈道事工更受香港人欣賞。

近日,一位非基督徒朋友向筆者慨嘆:「老實說,我對你們基督徒是有一種比普通人更高的要求,原因是你們口裏常說承擔,但今天走得最多的卻又是你們。」我的心在抽痛。筆者絕不是反對計劃,問題是香港福音二千聚集了香港基督教的心思精力在一個缺乏回應時代的將來式目標裏,卻把更急切的問題忽略了。香港福音二千製造了一班領袖,卻不是僕人。耶穌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馬太福音二十章28節)願我們有作僕人的心志,為受傷的香港社群包紮傷口。

《出位信徒》:人觀帶來的分別

宗教是人類尋求真理和人生意義的嘗試。從個人層面來看,宗教是一種自我靈性的滿足。從社會層面來看,宗教一直是社會良知和道德的呼聲,是人類文明的防腐劑。宗教若失去上述的效力,其存在意義亦會受到質疑。

基督教一直強調自身信仰的本質是超越(甚至有說不是)宗教的範疇。原因是基督教的真理觀是神主動尋找人的「直接啟示」,也就是透過神默示的聖經和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向人直接對話。而其他的宗教則是人尋找神的「自然啟示」活動,即人經過對宇宙的觀察和思想,發現真理。(當然,基督教也有這樣的部分。)

這樣的說法,當然不為其他宗教的認可,例如回教也認為自身有真神阿拉的直接啟示。這裏不是要探討各宗教的真理觀。不論基督教是否承認,若從個人和社會的作用來說,基督教仍是不折不扣的宗教。

所以,一個宗教能否為人所接受,並在社會裏飾演積極的角色,就要視乎它能否滿足人靈性上的渴求和推進人類文明的步伐。

甚麼是人靈性上的滿足?是否真的如人的肉體需要食物一樣,人的靈性也獨立地需要肉體以外的滿足?這不能不談到宗教的「人觀」了。有些宗教的人觀是「靈」與「肉」分開來看,以致靈性上的追求變成一種避世式或與現實生活完全無關的活動,是與天地主宰的神祕感通。有的甚至鞭撻肉體,因為肉體是靈魂得救的障礙。部份只強調救贖論的基督教宗派雖然未至鞭撻肉體,但其人觀也是落入這樣的模式。縱然他們不斷鼓吹「入世而不屬世」的道理,但信徒仍然很難感受到這種「屬靈」的信仰如何與其現實生活建立緊密的關係。

事實上,這種「重靈輕肉」的人觀是今天香港基督教的主要流派。福音集中在個人救贖的需要,栽培等於靈命的成長,對社會的回應就是舉辦佈道會和差傳事工,教會增長就是最終目標。

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基督教承擔了很多社會服務的工作,對當時香港人的肉身需要有很大的照顧,甚而出現了所謂「奶粉宗教」的戲謔。不過,八十年代的香港社會出現了急劇的轉型,經濟的起飛使過去屬於低下階層的人有「翻身」的機會,造成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今天真正屬於赤貧的人口已大大減少,過去的社會服務模式對今天的香港人已失去其急切的意義。香港人衣食足而開始關心本身的權益,各種壓力團體乘時而起,再加上九七的陰影,香港人的政治意識大大提高。

對於香港社會這樣的轉變,以致為香港人製造了一系列新的急切性需要,香港基督教主流派大體來說是「交白卷」的。即使是八四年由余達心、蔡元雲、劉少康等八十多位不同宗派教牧所草擬的《香港基督徒在現今社會及政治變遷中所持的信念獻議》(簡稱《信念書》),也只停留在「講」的層次。教會早已把《信念書》束之高閣了。教會和機構繼續它們七十年代的事工模式,一份如此重要和高瞻遠矚的《信念書》竟成了歷史文獻!

為甚麼六、七十年代香港基督教對社會和香港人敏銳的回應,不能帶導至八十年代?為甚麼九十年代的今天,香港基督教反而回復純粹以佈道為首要使命的模式?這實在與基督教主流派的人觀有重要的關係。

前述的「靈」與「肉」的二元人觀,使基督教把社會服務和對人肉身需要的回應視為福音的「預工」,最終目的還是叫人的靈魂得救。是以當基督教領袖計算精楚,認為以怎樣的方法才能使得救靈魂的數字有較大的增幅,所謂的社會服務或針對香港人肉身的需要的工作,是可以隨時放下的。當然,這裏必須強調,不是所有從事社會服務的基督教團體也有這樣的思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福音派大部分領袖是抱持這樣的觀點的。一九七四年的洛桑世界福音會議中,強調傳福音是基要的,社會關懷是次要的。

不過,若從創世紀和耶穌在世的言行來看,我們信仰的人觀是「靈」和「肉」合一的。創世紀說,神以泥土做了人的身體後,將「生氣」吹進了人的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了。是以有肉體沒有「生氣」不是活人;有「生氣」而沒有肉體也不是人。事實上,現代醫學已證實今天人類大部分的疾病源於精神和情緒上的不安,時常感到人生沒有意義的人也會常有病痛。

主耶穌在世的工作同時照顧人在肉身上和靈性上的需要。事實上,我們看不到主耶穌的治病趕鬼、給人食物,只是為了要贏取這些人的靈魂。主耶穌關心的,是這些人「作為一個人」的需要,也從來沒有計算過,看是否「值得」花心思時間在這些被現今基督教領袖視為「次要」的使命上。今天,教會對非基督徒的交誼和關懷,總是放於福音預工的框框裏,不少非基督徒已感到厭煩,人的價值從來是不能以任何形式出現的功利主義來衡量的。

今天,基督教是否能滿足香港人「靈性」上的追求,其實要視乎我們能否從整全的人觀出發,透視今天香港人在「肉身」和「靈魂」上的狀況,以真正的關切和愛心回應他們的需求。

《出位信徒》:教會是社會的良知

「身為香港巿民,我們有責任用神所賜的智慧去客觀地分析歷史的變遷,面對現實,積極負起在歷史轉變中基督徒應有的責任。」

「教會本質與教會使命……(1)在本地及向世界各地宣講神救贖的福音;(2)藉著崇拜、團契牧養及屬靈紀律建立信徒群體的屬靈生命;(3)在世上做光做鹽促使社會及文化更生。……這三方面是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教會若顧此失彼,她的見證便不全備,也實際地影響了見證的成效。」

「身為香港巿民的一分子,我們肯定基督徒有責任與廣大巿民共同塑造香港的前途,使香港成為一個尊重人權、自由平等、安定繁榮的民主法治社會。」

「身為中國人,我們與中國整體人民的歷史命運休戚相關。因此,我們不應單顧香港人的利益,也應在聖經原則下,關懷並參與中國的建設。我們期望中國廣大人民能充分享受神所賦予的人權、自由,以致中國成為一個更秉行公義,人民生活豐裕的國家。」

「基督徒在社會中應扮演先知的角色,並積極策勵政府秉行公義,造福人民。」

以上的說話都是從一九八四年的一份《香港基督徒在現今社會及政治變遷中所持的信念獻議.註釋》(簡稱《信念書》)中摘錄出來的。《信念書》固然一再強調教會傳揚福音的使命,事實上,沒有基督徒會質疑這點。筆者抽取其中談及教會對社群、社會和國家的使命,是要強調這是昔日我們的共識:教會既有傳福音的責任,「同時」(不是其次)也有改善社會的責任。

正如上篇所說,香港的教會在六、七十年代對社會的回應是積極和活躍的,但卻停留在「福音預工」的意識下,以致未能帶導至八十年代。當然,其中牽涉更廣泛的因素,包括神學院的訓練和資源的運用,在在都不利於教會積極回應八十年代以至今天的香港處境。

九七問題的誕生,香港的宗教團體成了被中國邀請諮詢的群體,以致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和起草委員會都有基督教的代表。當時,已有信徒開始討論,究竟我們是要爭取信仰自由,還是站在香港人的立場,爭取各方面的自由?政教關係的討論也展開了。不過,很明顯地,我們的代表在爭取民主與自由方面並不十分在意,以致在政制的立場上,基督教的代表一直給予人一種稀泥的印象。

六四事件帶來香港人史無前例的震盪,這是香港人首次共同關注的事件,一同歎息,一同流淚。基督教成立了「基督徒愛國民主運動」。當時,我們都同聲譴責中國政府的殘暴,當中也有不少基督教的領袖們,但事隔不久,他們大部分都退下來了,說是要專心於傳福音的使命。基督徒愛國民主運動名存實亡,只剩下少數人在支撐下去。相對於一班不信主的人,我們的道德意識竟然更沒有耐力。是否我們都只是像那些政治投機分子一樣,把注碼押錯在中國改革派的身上?相比起波蘭、南非和菲律賓(天主教),我們的道德勇氣都是太疲弱了。

近代基督教人道主義者史懷哲在《文明的哲學》一書裏表示,我們正活在文明潰敗的病癥下。他說:「對於時代的饑荒不理不睬的哲學,終於連自己也走上饑荒的命運。」又說:「假如缺乏倫理基礎,文明就會崩潰,即使最强壯的創造力量和知識力量正在其他各方面發揮作用亦無法避免。」

今天,香港的教會切忌走上「饑荒的命運」。宗教一直扮演著社會良知和道德的呼聲。當我們說要回應時代、改善社會的時候,支持我們的行動是一套從神而來的倫理觀,沒有了這個最基本的根基,我們的工作只會是外表的裝飾,當危機來臨就四處逃命或噤若寒蟬了。

隨著九七的回歸,香港的教會急切需要裝備的,除了是一個跨越九七的佈道和栽培大計外,還需要預備怎樣面對我們將來的管治者。不論是「港人治港」,還是「港人自講」,中國政府對香港特區的干預是無可避免,並且是符合憲法的。在一國的前提下,我們是否為了保持良好關係或是傳道的自由,對中國踐踏人權、扭曲人性、扼殺人類尊嚴的的暴行視而不見?否則,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有受逼迫的心理準備,對中國政府向香港人的威嚇和對國內同胞的逼害,施以無懼的譴責。

當然,除了對中國政府外,對香港政府和香港人違反倫理道德的政策或行為,我們都需要監察和指斥。對於這樣的「事工」,我們更需要基督教領袖們的帶導,才能成為一股强而有力的道德呼喚,一種神對世界、掌權者和人類的警告。我們再不應用政教關係或策略的理由推卸責任了!成為基督徒,我們已經選上了窄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神的公義在我們的內心催促,叫我們不能閉口不言。在末世的日子裏,教會的道德呼喚是更加迫切的,我彷彿聽見信徒約翰給教會的警告:「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啓示録二章5節)

《出位信徒》:負傷的領袖

「一個人除非甘心自蹚混水,除非冒受傷的危險,甚至冒慘遭毁滅的危險,是不能幫助任何人的……誰能不冒被火灼傷的危險而把一個孩子從著火的房子裏救出來呢?要不是冒自己心中也會起相似的痛苦感覺,甚至失去寶貴的內心平安的危險,誰又能靜聽一個孤獨和失望的人的傾訴呢?簡而言之,誰能不受苦而把苦難消除呢?領導者最大的錯覺,就是以為一個從來沒有到過沙漠的人能把人從沙漠裏領出來。」 ─ 盧雲神父的《負傷的治療者》

今天香港的教會十分缺乏負傷的領袖。不知從哪時開始,領袖成了策劃者,指揮著事工的執行,忙得連關心信徒的工作也要讓過一旁,忙得連社羣的需要也不能知道。

基督教的領袖頻頻開會,商討大型的佈道事工、植堂大計,為此而需要精密的規劃,得當的資源調配。他們還要應付眾多的邀請,主持不同類型的大會,只因為他們德高望重,受到擁戴。
領袖成了行政經理、成了指揮者、成了規劃家、成了講道家,卻不再是卑微的僕人,也喪失了治療受傷心靈的恩賜。


或許這也不是他們心所願意的,只是形勢比人强,搭上了一輛似乎永遠停不下來的車子。比起繁忙的城市人,他們也强不了多少,每天為了應付紛亂的工作,不知不覺間已迷失了方向。

漸漸地,他們相信這就是領袖的工作,縱然他們根本已失去與社羣溝通的語言,培養成一套陳腔濫調的「屬靈」術語,福音被捆縳於這層屬靈術語的糖衣之內,縱然他們再無法感受到社羣的真正需要,好比一種免疫系統,設計出來的事工中看卻不中用,好比一顆長滿了葉子的樹,果子卻不多。

讓我們看看過去十年的情況:大型事工一浪接一浪,佈道會從沒有停止過,教會的增長率總是差强人意。那是因為我們缺乏負傷的領袖,一些甘於受苦,願意道成肉身,住在受傷的社羣當中,與他們一起熬過艱苦歲月的領袖。

願意我們的領袖都有宣教士的心志,為了進入宣教的工作,學習社羣的語言和文化,與他們的生命聯合,感受他們的痛苦和快樂,更重要的,是願意為消除他們的苦難而甘於受苦。

香港正踏入九七過渡的時期,我們更需要心志堅定的領袖,有甘冒被火灼傷的心志,願意留下,與香港人共同度過火般的試煉,甘願失去內心平安的感覺,只為能靜聽香港人孤單和失落的傾訴,我們需要的是負傷的領袖。

「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馬可福音十章44節)這是主耶穌給「領袖」一詞的註釋。事實上,主耶穌不但要求領袖有僕人的「心志」,還要在「姿態」上作一名僕人。所以,主耶穌親自為門徒洗腳,切切實實的做一名僕人的榜樣。

今天,基督教的領袖不能空口說他們有僕人的心志,姿態上卻高高在上。正如主耶穌選擇以道成肉身的方法來拯救人類,祂的降卑是實際上肉眼可見的。領神若能放棄以策劃者、指揮家的姿態統領事工,而是多點與信徒和社羣站在一起,聽他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苦樂,相信香港教會的復興指日可待。

《出位信徒》:基督教世俗化

甚麼是世俗化?社會學家說,世俗化是意謂社會的意識和運作都脫離了宗教的支配,那麼這個社會就是走向世俗化了。今天世俗化可說是已成定局,縱然不少國家仍以某些宗教作為國教,實際上宗教團體只是社會整體的一員,大部分的國民只是口頭上是信徒,實質上是無神論者。

正如神學家巴刻(J.I. Packer)在《認識人》(For Man’s Sake)所言:「不管我們譽之為『人類的成年』,或悲痛這是『人類的脫軌』,都必須承認,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化是遲早要發生的事。任何戀棧以為這是可能避免的念頭,都應該被遂出我們的腦海之外。」社會的世俗化雖然顯示了基督教文化在社會影響力的式微,但其意義卻總不及基督教本身世俗化來得深遠。
基督教世俗化一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會,過去就曾經有福音派人士對基督徒知識分子抱有防備的態度,恐怕他們把世俗的知識帶進福音的內容,也有認為注重關懷社會或鼓吹社會改革的弟兄姊妹是將福音世俗化的的表現。


上述都牽涉較廣泛的神學討論,不是本書的主旨,但基本上筆者的看法是,上述的現象不一定是世俗化的表現。相反地,它發揮了基督教在世上作光作鹽的職責,把社會帶導向一個為較為符合神創造原意的狀況。而社會的世俗化卻不多不少與基督教故步自封的「聖化」有關,把信仰規範於個人得救和成聖的工夫。

也有些教會把基督教世俗化視為引入世俗的作事方式,包括科學的規劃和管理方法。他們認為屬神的羣體應該用屬靈的方法,包括祈禱、等候和仰望神的祝福,引用世俗的方法就是以人的作為代替神的作為。當然,抱持這樣想法的教會已經愈來愈少了,大部分的教會都體認到人作為神同工的身分,是需要盡量引用神賦予我們的智慧,用最卓越的方法完成職事。

那麼我們所論述的「世俗化」又是甚麼一回事呢?這裏要探討的是基督教意識形態上的世俗化。甚麼是意識形態(ideology)?簡單點說,就是社會上流行的價值系統、觀念和目標。

今天社會上流行著甚麼意識形態?「市場導向」是滲透現代人每一個生活環節的觀念,市場價值成了對一件產品和一個人的衡量標準,幼兒院代替了母親對兒女的照料,安老院取代了兒女照顧父母的責任,那是因為經過市場價值的衡量,父母子女均認為這樣做才最符合經濟原則,其他的價值標準,如「孝道」或「天職」就要讓過一旁。

「市場導向」的觀念也進入了教會和基督教的機構,作為一種尋求信徒需求的方法是恰當而且是值得鼓勵的。但若擴展為一種帶導教會或機構發展方向的「絶對意旨」。那麼,就會發生信徒想要甚麼就給他們甚麼,而不是信徒需要甚麼就給他們甚麼的現象。這樣,我們的事奉只會變得浮淺和失去異象。「市場導向」亦必然導致只看到大多數人的需要,卻忽略了小撮人的需求。

過去,香港的教會比較偏重中產和青少年的工作,原因當然是這些人較容易接受福音,教會的聚會形式亦自然地較切合他們,老人和低下階層都不容易對教會產生歸屬感。當然,這裏不是要反對個別教會以某一社會階層作為他們事奉的對象,但香港教會整體卻是太過看重中產和青少年而忽略了其他的階層。

現代社會另一個普遍的意識就是「不斷增長」。資本主義的生存命脈就是資本不斷累積和擴大,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如何使國民生產總值不斷增加,換句話說,就是要使國民的物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了滿足這個「不斷增長」的需要,跨國企業不斷搜刮新的市場,也要以收購或商業戰吞併其他的企業。政府則要加大赤字預算,也要「催谷」經濟增長,加深了國家的經濟危機。而不斷的經濟增長亦必然需要耗用地球的資源。今天已有不同範疇的學者提出了對「不斷增長」意識的批判,認為社會應該開始培養容忍不增長的經濟政策。

香港的教會也吸收了「不斷增長」的意識,牧師最怕看到教會沒有增長,因為這是聯會衡量一個牧師「牧績」的最重要指標。事實上,一間得力的教會必然會有量的增長。不過,卻不能因此而引申為有量的增長就是一間得力的教會。純粹追求量的增長容易忽略信徒靈命的狀況,一個不斷增長的教會可能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空殼,最後只會引致更大的危機。

今天香港基督教信徒人數停滯不前,信徒流失嚴重,或許就是過去教會只追求「不斷增長」的後果。各宗派的聯會若能修正他們向教牧人員的要求,不需要他們在一個短時間內締造一個增長率,而教牧人員亦不急於有所表現,卻能夠腳踏實地,專心一致的好好培育信徒的靈命,關懷社群的需要,相信香港基督教必能有一番新景象。

現代人由於習慣以「市場價值」來衡量事物,以致在處理個人的事務上,也習慣引用市場價值來作出決定。在決定應否轉工時,所看的因素是職級和薪酬有否調升,至於工作崗位是否有所發揮、事業的發展方向和與僱主的感情因素統統置諸腦後。現代人只懂講求實利,這個意識已成為理所當然,就是不少基督徒也感到並無不妥,認為這只是一次公平的交易而已,這種按實利「跳糟」的情況也發生在一班受神呼召出來傳道的人身上,香港基督教內也有一條晉升的階梯,「晉升」原是自然的現象,有能者自然應該負責更重要的事務,只是有牧者卻為了不願放棄晉升的機會而放下難關重重的教會,正當教會極需要他的時候,他卻選擇離開。難道這就是他們為羊羣捨命的表現嗎?每一位工作的人都會明白甚麼是「辦公室政治」,人們排斥異己、以權謀私、玩弄權術等等,筆者誠然希望這樣的世俗化不會發生在基督教的圈子內,因為,這不但使弟兄姊妹受損,還會令神的名受辱。願意我們都回想昔日被神呼召時,我們是如何甘願為祂走上窄路的。

《出位信徒》:教會兩種本質

「一方面,我們會因著神無上權威的旨意和恩典,以解釋我們的寡斷與不採取行動,這很容易變成不負責任,是懶惰的好藉口;另一方面,我們可能自己雙手管理一切,而不理會神的旨意、智慧和帶領。」 ─ 蓋時珍(Gene A. Getz)

教會的本質從來就包含兩種的元素:無可置疑,「她」是一個被神呼召並分別為聖的羣體,是以世俗的一些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不能照單全搬過來;另一方面,教會在實際的運作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組織(organization),「它」受到法例的管制,同時,它身處社羣當中,需要以社羣的語言與之溝通。

現今教會通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在這兩個本質裏拿不到平衡。一些教會强調聖靈的帶導才是教會決策的指引,對於制度和計劃十分抗拒,甚至視現代管理為妨礙教會看到神旨意的「有害物質」。至於聖靈的帶領是甚麼意思?有的是由傳道人聆聽到神的聲音,也有的是等待環境的轉變和配合,以辯證神是為教會開門還是關門。

當然,也有些教會是抱持完全相反的觀點,她們視現代管理為最有效率及最能協助教會增長的良方。於是,教會的發展方向是基於科學化的規劃,內部的問題以嚴謹的紀律來解決。

若不能在教會的兩種本質裏拿到平衡,都會對教會構成傷害,教會不是停滯不前、缺乏增長,就是失去屬靈的氣質。教會世俗化,失去異象,使弟兄姊妹靈命逐漸變得膚淺。

教會是一個組織,當組織一旦成立,就會衍生很多的問題,其中大部分屬於人際之間的問題。正如初期教會成立後不久,就有說希利尼話的人投訴他們的寡婦在日常的照顧上受到教會忽略。而人際的問題是需要小心並迅速處理的。組織必須設立渠道使意見得以反映,並有足夠的資源(包括人力)來回應這些意見。若教會把責任放在一兩個人身上,就會發生意見上表達的困難和回應的遲緩。

組織的另一大問題就是「權力」的分配,基督徒一般不願談及「權力」的事宜,我們是屬神的兒女,只知道要有愛心,根本不存在權力的問題,若我們真的這樣想,就等於鴕鳥把頭埋在沙堆,不願面對現實。

教會旣是一個組織,有必須去處理權力分配的事宜。特別是當基督教體認到人有罪性的事實,權力的過分集中會出現濫用權力的危機,特別是有關財務的事宜,就更應以民主程序成立監察委員會,並訂立用錢的規則。

組織也必然涉及發展方針政策的訂立,教牧人員的意見是必須受到尊重的,卻不能成為指令。教會若要能迅速回應時代和社會的變遷,必須有人負責研究時代和社會的情勢,並訂立策略,也必須了解身處的社羣(community)的需要,好使社羣的肉身和靈魂都得到滿足。

外國不少教會已設立了行政牧師(administrative minister)的職位,他的功用就是要草擬教會發展計劃,並交由執事會討論並通過。當然,由於這位行政牧師有專門的研究,他所草擬的計劃書通常得到執事們的重視,外國也有些教會設立專責傳福音、栽培和教育事工的牧職(pastor),使平信徒從決策性的事奉崗位釋放出來,多些從事靈性操練、關顧肢體和支持教會的工作。當然,這要視乎教會的特質和資源的分配,不能一槪而論。

教會屬於一個被神分別為聖的羣體,有一些準則我們是必須堅守的。首先,我們事奉的對象是神,而落實的方式是透過我們服侍身邊的人。所以,凡事應從人得到益處著眼,甚而是教會的紀律也只是為了那人得以回轉歸向神。神和人並不是對立的,我們只需要多思想主耶穌的作為,就會明白神的心腸是要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教會若為了自身的好處,包括名聲、人數和收入,而令弟兄姊妹受到虧損,這不會是神所悅納的。

教會的職責是崇拜神、牧養羊羣和廣傳福音,聽起來十分顯淺,卻又十分基本。今天仍有教會的崇拜是死氣沈沈的,也有會友大量流失的教會,亦有自成一個圈子,不再為神作見證的教會,而淪為一個純粹機械式運作的組織。

一些教會把屬於組織的問題,以「屬靈」的方法處理,也有些把應該以教會作為神聖羣體的問題,以組織的方法處理。當中有些是人按著自己的私意選取方便自己的方法。正如蓋時珍在《追溯、校正、更新》(Sharpening the Focus of the Church)一書內所强調的:聖經沒有為教育的行政和架構訂立標準,而在社會、環境、文化和思想方式已轉變的今天,教會的領袖們應靠聖靈帶領下和他們擁有的創造力,努力地為教會設計一個適合時代的模式。

《出位信徒》:疏離化的信仰

宗教要處理的是人的問題,當整個社會演變成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獵取最多的物質收益成了共同的目標。人愈來愈急功近利,人與人的關係以利益掛帥。這個龐大的經濟體系,最後竟脫離了人的控制,它的勢力不斷擴張,最後竟反成為驅策人類活動的「絶對意旨」。人開始完全陷入一個「疏離」的狀態,他自覺已經不再是自身生命的主人,也不是本身行為的創造者,而是一個流放於異地的異鄉人,受制於環境的惡作劇。

心理學家佛洛姆在《理性的掙扎》一書內,對現代人有如下的描述:「現代人對生與死、快樂與痛苦、感情與嚴肅思想的意義,在在都顯露出欠缺真切的體認。他們把人類存在的整個真實性掩蔽了。」

佛洛姆進而對宗教和理性的功能有這樣的界定:「理性的目的則是在於理解,也就是設法找出表象後面的真象,認識我們周遭事物的本質。……它的功用主要在於助長精神的存在,而非物質或肉體的存在。……不論在一神教或是入世的人道主義,道德都是基於此一原則 ─ 任何事物都沒比人類個體來得重要,生命的目的即在於展現人類的愛與理性……一神教跟疏離是勢不兩立的。它使人性伸張,這也就是生命的最高目的,此項目的絶不臣屬於任何其他目的。神旣是無法認知,不可界定的,而人旣是依照神的形象造成的,『人』就是不可界定的 ─ 這也就是說,人是絶不能被視為『物』的。」

今天,香港基督教的問題就是,沒有積極處理「人」的問題,不少信徒難以從他們信仰的理解,來找出人和周遭事物的本質。在慣於疏離的社會裏,宗教也成了疏離的一員。人返到教會,聽到一些「疏離」的福音,受到「疏離」的歡迎,接受「疏離」的栽培。人在教會裏仍然受到「物」的對待,框框條條把基督徒弄得更「非人性」了。

教會的增長彷彿成了「絶對的意旨」,事工的導向成了方法,關顧的弟兄姊妹成了個案,信徒則成了工具,這都是教會受到疏離文化影響的現象。

不過,問題的核心仍然是,我們信仰的內涵能否給予世人對「人」本質問題的答案。不錯,從創造論當中,我們看到人的來源,我們看到人的主體身分,我們也看到他被創造的目的。但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創造論給予我們對「人」本質的理解的根基,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體察現代人的處境?他們的人性受到甚麼的捆鎖?當宗教一旦缺乏處理人當刻處境的問題時,它就會失去活力,變成一個僵化的制度,而這也是近年香港基督教積弱的原因。

《豆豆福音》漫畫曾經有這樣的一幅作品:一個人舉起一個告示牌,上面寫著:「耶穌就是答案。」漫畫主人公賴諾不解,說:「問題是甚麼?」這就是基督教要處理的課題,究竟今天人的問題是甚麼?光喊著耶穌就是答案並不能使受眾產生共鳴感,而要了解人的問題,我們就需要對時代有洞察力,對人有敏感的心靈。

主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曾引用了一段經文:「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四章4節)每次查考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們都被告知,主耶穌在教導我們多閱讀聖經。事實上,這是一句對「人的需要」極精彩的闡釋。「人的需要」是很基本的,宗教首要處理的課題也是這個,基督教絶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社會學者將主耶穌列為「人道主義者」,不少基督徒不以為然,甚至有反對這稱謂的,認為這對主耶穌以遵行神旨意為依歸的名譽有損。事實上,主耶穌對人的愛乃基於神在創造時對人那種「定意的」愛,一種沒有條件、至死不渝的愛。所以,我們可以說,主耶穌是一位以神為主的人道主義者。

今天,教會內談的都是抽象的屬靈道理,卻不能幫助人們接近生存的基本實在性,或說信仰本身也已經變成一種例行公事了。

佛洛姆對二十世紀的宗教有如下的評述:「我們今天所目睹的這種宗教『復興』,可能是一神教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大打撃。現在的教徒在提到神時,有時會稱之為『那個在樓上的人』,祈禱時只希望神是做生意的搭檔,『推銷』宗教就像推銷肥皂一樣,世界上對宗教的褻瀆,莫此為甚。」筆者最近又聽到一位過去時常與我討論信仰問題的弟兄考慮放棄信仰,原因是他感到難將「那個在樓上的人」與自己的生命連結起來,是甚麼原因使信仰與生命疏離?是甚麼使强調重尋生命意義的基督教成為不切實際的口號?或許今天香港基督教缺乏的是一種態度 ─ 人道精神。

《出位信徒》:執藥講道

這是一個敏感的題目,若不小心處理,容易引起誤解。故此在探討問題之前,有需要釐定清楚議論的範圍。首先,本文不在探討講道在主日崇拜的角色,也不注目於聽道者應有的態度,更重要的,本文無意一竹竿打一船人。

還記得我當電視臺助理編導時,一些編劇同事自嘲為「執藥技師」。意謂時下的電視劇,只是把一些永恆不變的戲劇元素,穿插在不同的年代時空裏。這些元素包括愛情(三、四角戀)、世仇(殺父仇人)、發迹(小人物變大富豪),以致電視劇的劇情千篇一律,更遑論有反映時代意識或現代人心態的作品了。即使是一些時代氣息很濃厚的電視劇,也必然發展為愛恨纏綿的肥皂劇。

在講壇上,傳道牧者「宣講神的話語」。不過,這些話語很多都是千載不變的「屬靈真諦」,一百年前在美國說的與今天在香港說的,基本上沒有兩樣。這些「道」的元素一般包括尋求(或等候)神的旨意、順服、忠心、祈禱、讀經、讚美、愛心等等。一些傳道牧者就在這些元素裏,作不同的組合,誠如執藥一般。老油條信徒常有一個「毛病」,就是對這些「道」耳熟能詳。聽多了,當作「耳邊風」,甚至可以模仿起來,在講壇上宣講一篇似模似樣的「道」來。

一些牧者為了使「道」顯得有「時代感」,便把題目定得趨時一點,但內容卻仍是一貫的「屬靈」,以下是兩個真實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講道題目是「人的困局」。講者以但以理這個人物作為楷模。但以理受到同僚的陷害,被扔在獅子坑裏。在這困局裏,他仍保持對神的信心,繼續「仰望」、「等候」和「順服」神。在日常生活裏,但以理的祕訣是沒有中止靈修。

講道時間約四十分鐘,講者就不斷重複一個論點,就是人在困局中不要忘記仰望神。這本是一個很好的原則(永恆不變的真理),但人的困局究竟是甚麼?現代人(甚至香港人)的困局又是甚麼?基督徒的信仰在這個時空下,對人的困局有甚麼「信息」?基督徒應該把持怎樣的人生觀?這本是一篇極具發揮潛質的講章,可惜的是講者選取了執藥式的表達。

第二個例子:講道題目是「沒有英雄的年代」。驟耳聽來,時代氣息甚重。講者以此題目,鼓勵弟兄姊妹,多參與教會工作,特別是將要來臨的佈道會,極需要弟兄姊妹各方面的配合,才可以達到教會定下的指標。但這與「英雄」有甚麼關係?與這個「年代」又有甚麼關係?原來講者以「英雄」作為「萬能者」的同義詞,意謂教會沒有萬能士,各項事工都需要羣策羣力,百節各按各職。不過,教會卻需要有英雄心志的弟兄姊妺,所謂英雄心志,就是為主作工的心志。這篇道除了濫用「英雄」和「年代」兩詞之外,更嚴重的,這是一篇為教會講的道,是因為應教會的發展和事工的需要而講的道,並非對信徒在這年代需要怎樣的心態和裝備作出指引。

關鍵是傳道牧者以甚麼的心態站在講壇上。今天,牧者若單憑「幾度板斧」,便可以站在講壇上,宣稱自己正在宣講神的話語。這除了是對神不敬外,也與一般「混飯吃」的人無異。牧者不能疏於對時代洞察,因為他們的職分是要對時代說話。今天,講壇充塞著的是「道理」,還是「信息」?信息不是熟讀聖經就自然可得的,乃是對時代的脈摶有深度的了解,知道問題出在哪裏。試看舊約的先知,他們的信息是甚麼?試看耶穌基督,祂對每一位接觸的人有怎樣深刻的了解?

若說神學院沒有給傳道牧者適當的訓練,那麼他們就只有急起直追了。旣然選上了這個不易為的職分,也就沒有推卸責任的籍口。今天,你對這個時代有甚麼信息?你對親愛的弟兄姊妹有甚麼信息?怎樣才是一篇有生命力的道?技巧畢竟是次要的,論點是否豐富也不能使道有生命力。最重要的還是這篇道是否經過講者生命裏的體會?與信徒身處的時空又是否相關(relevant)?願傳道牧者在勸諭信徒要活出信仰的生命力時,他們的道也同樣具有生命力。

《出位信徒》:罐頭佈道

九七將近,香港的教會紛紛加强傳福音的事工,趁還有傳道自由的時候,拯救多些靈魂。於是,大型佈道會和信徒個人佈道訓練班頻頻舉行。

傳福音是基督徒的大使命,這是理所當然的,亦從來沒有信徒因傳福音而受到責難。不過,若檢視現代傳福音的意識和行徑,其實是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的。

我們都希望能為神作大事,認為這是愛神的具體表現。於是,我們訂立了一些鴻圖大計,要怎樣的使神的榮耀在本世紀末得到大大彰顯。所以,各式各樣的宏大事工計劃迅即展開,以上的思維方式可以是對的。不過,也有可能在這種雄心壯志下沖昏了頭腦,將人當作物體看待。

近年,很多基督教領袖都看到大型佈道會若沒有完善的跟進工作,流失率將會很高。不過,改善了跟進工作後,流失率依然不低,為甚麼會有這種現象?當然,地方教會能否有相應的調配是因素之一。但更主要的問題,乃在於佈道會和跟進工作都缺乏了「人」的氣氛。

或許在不知不覺下,或許是事工主導下,我們有時會把人當作「工具」,而不是主體看待。非信徒成了滿足教會增長數字的工具,信徒則成了協助這目標得以達成的工具。我們還會自我安慰,說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神而作。

最明顯把人當作物體看待的例子,以「罐頭式」佈道最為典型。大型佈道會只能起「導引」(introductory)的功用,跟進工作就是要針對聽道者的個人狀況,提供相應的提示。可惜很多陪談員在教會裏接受了一套「罐頭式」佈道法,將所有人「一視同仁」,把他們的獨特性削去,以適應自己預備好的佈道模式。

有人說「罐頭式」佈道法,只是為了方便和使信徒有信心實踐傳福音的使命。首先,「方便」只會帶來很短暫的效益,你縱使可以在短時間說服非信徒的腦袋,使他感到你言之有理。但由於這樣的道理無法與他們的生命起直接的關係或共鳴(少數例外),很快他們的頭腦又會「回轉」過來。

至於使信徒有信心實踐傳福音的使命,這動機本來是好的,但方法卻不是最好。使信徒有傳福音的動機和信心,首先是使他們真正獲得福音的好處,以致他們傳的時候不會感到在作假見證,這方面實有賴傳道牧者能把一個整全的福音帶給信徒,使信徒真正享受到信仰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其次是信徒要有基礎的神學教導,現時的主日學課程都以查經為主,實可考慮開設一些神學課程。

「罐頭式」佈道其實禍害不淺,除了是增加流失率外,還使一些聽道者對福音產生惡感。曾經有一名思想較為開放的非信徒如此說:「我曾經多次到教會接受你們的佈道,但每次講的都是那一套,難道每個基督徒的領受也是一式一樣?抑或你們都受了洗腦,沒有個人思想?」將人當作物體看待是現代傳福音出現問題的癥結。在神的創造裏,人是一自由的主體,他不是神的奴隸,也不是神要使用的一個工具,而是一名有神形象、與神溝通(communion)的受造者。今天,我們有幸能與神「同工」,與神是夥伴的關係。我們並非神的螺絲釘,因為神定了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這樣。再看耶穌基督怎樣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怎樣用手撫摸醫治長大麻瘋的人;看祂怎樣為拉撒路流淚、怎樣培育十二名使徒,我們就會知道,神是怎樣看重人的主體性;也能了解到,今天為甚麼人不相信我們這「一套」福音了。

《出位信徒》:人才是主角

人 ─ 一直是耶穌最看重的。在祂的眼裏,沒有甚麼比人的價值更高。事實上,耶穌在世一切工作也是為人而作。祂宣稱:祂來是要使「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馬太福音十一章5節)又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耶穌關注的是一切拘禁人的制度、處境和狀態。耶穌也曾猛烈抨撃法利賽人,說他們把自己也擔負不來的重擔,擱在別人身上。所以,我們可以說,耶穌的行事原則是先考慮人的福祉(welfare)。

一些基督徒反對把人的位置擡高,反對人文主義,認為强調人的重要性,就是敵對神。他們舉出巴別塔為例,表示「人本」就是「與神爭鋒」,竊取神的位置。按這樣的思路發展下去,一些基督徒反對「純」社會關懷,反對一切不把神的救贖(或傳福音)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事工,因為這樣做,就是以人取代了神。

這種把人和神對立起來的思想,其實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誤解。人本思想(或人文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確實有其嚴重錯誤的地方:就是沒有了神的位置。但它並不是一無是處,它正確地指出作為人的價值之重要性。

神創世的目的固然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榮耀和滿足自己的喜悅,但神也是「為人」而創造。在神的創世秩序裏,人是最後的受造者,之前的一切也是為了要製造一個適合人存在的環境。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世記一章29節)

人犯罪後,神最關切的不是自身的榮耀受損了,不是祂的創造受玷污了,否則,祂旣可憑話語創造,也可憑話語消滅和重造。祂關切的卻是人的處境,神為亞當和夏娃用皮子作衣服。這隠喩了神以血的救贖計劃。神看重的是人在罪中的捆鎖,祂決意要把人從罪中救贖出來。神自身定了以人為本的救贖計劃。

今天,若我們在高舉神和祂救贖的同時,卻踐踏人的價值,忽視了他們的需要和感受,我們還未算了解神的心腸;我們還未算了解救贖的真義。

事實上,今天的教會裏,也存在著不少忽視人、抑壓人和捆鎖人的現象,而這些事情大多是在為了神的事工的偉大籍口下發生。不少信徒被壓得透不過氣、筋疲力盡。在滿心罪疚下黯然離開教會。今天教會不應再落井下石,指斥他們信心輭弱或背叛神。教會實在需要自我反省,信徒的流失是否因為教會存在著很多使人不活躍的因素呢?

任何機構也需要有增長的計劃,教會也不例外,但信徒返教會的首要任務卻不是要協助教會的增長,也不是要填滿那些事奉崗位,亦非參加教會的傳福音事工。信徒返教會的首要任務是崇拜神,而教會的首要責任是滿足信徒崇拜神的渴求。

今天,教會的領導人所關心的是教會增長、事工拓展、事奉崗位得到填塞,還是信徒的福祉?教會能否犧牲增長、取消部分事奉崗位,為的是優先考慮信徒的需要?教會能否考慮信徒六天工作或讀書,星期日是他們的安息日?請不要再使他們帶著沈重的心情來崇拜,請不要再開那永遠開不完的事工會議。

昔日,初期教會為了要照顧說希利尼話的猶太寡婦,選立了七位信徒辦理這事。今天教會把執事的形式搬過來,但卻吸收不到其中的精粹所在。選立執事反映了初期教會對人的需要甚為敏感,而且迅速有所回應。今天信徒的處境改變了,面對的挑戰也有所不同,以致他們的需要也與初期教會的信徒不同,教會應對這些敏感,並迅速作出回應。神曾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馬太福音十二章7節)今天,神會否如此說,「我喜愛看到信徒的需要得到滿足,過於看到教會增長、事工拓展和事奉崗位得到填塞」?

《出位信徒》:從《香港大件事》談起

縱然它是出自一間基督教出版社,傳統的基督徒或許不會視它為「屬靈」書籍,因此也不會買它,甚至有些基督教書室會拒絶售賣它,原因也是它不夠「屬靈」。

前《時代論壇》副總編輯何永康兄出了一本書,起名《香港大件事》,以輕鬆和幽默的筆觸,綜論香港近年大事,由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走馬上任,寫至民主派直選大獲全勝,每篇文章皆言簡意賅,又不乏精到觀點。

讀書若旨在消閒,此書定能博君笑完再笑,只因作者以普羅百姓的姿態,直述本身對政治人物一言一行的感受,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若讀者旨在作為對時局分析的參考,此書雖然不屬嚴肅的政治評論,也沒有完整的架構,但每篇文章皆有獨到的分析角度,輕鬆幽默之中其實是言之有物,讀者只要細心閱讀,自能在不經意下有所學習,這正是此書的最大優點。

《香港大件事》雖然由一間基督教出版社出版,但它的「基督教感覺」卻十分輕微,甚至可說是完全沒有!事實上,此書是名為「雅典文庫」的其中一本,較早前這套文庫已出了五本書(筆者也是其中一本的作者),它們差不多都有上述的特色。稍為使人感到有「基督教」味道的,就只有「出版縁起」的一頁,寫著:「我們是一羣有基督信仰的人。我們熱愛信仰、熱愛生命、熱愛家國、熱愛文化、熱愛理想……。我們擁抱著這種種情懷,嘗試將格子化為田園,把文字變成鋤犂,開墾一爿生出美善的有情天地。」

不過,據聞這套書系還是得不到一些基督教書室的認可。甚至為了要決定是否代售這套書而開了一次會議,結果如何,筆者無從知悉。

這套書在非基督教書室和電視服務站均有代售,聽說銷路也不算太差,估計非信徒成了這套書系的主要讀者。

作為這套書系的作者之一,我心裏有點不太舒暢,不是為了書賣少了,更不是因為主要讀者是非信徒之故,事實上,這是值得高興的。叫人難過的是,一些基督教書室對「屬靈」的看法如此狹隘,這或許也是基督教文字工作一直如此「原地踏步」、進步如此緩慢的原因。直至今天,十大暢銷書籍中,竟然仍有些是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出版的「屬靈書籍」!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誠然,香港信徒的閱讀習慣不少仍停留在「工具式」的層面。所謂「工具式」,就是以「如何如何」掛帥:如何知道神的旨意、如何靈修、如何成聖……,又或是基督徒如何看科學、如何處世、如何建立基督化家庭……,又或是教會如何增長、如何栽培,如何辦主日學…… 還有一系列釋經的書籍。


當然,這裏絶對無意否定上述書籍的存在價值,事實上,直至今天,筆者還時常得力於這類書籍,並且深感當中極豐富的啓迪。

這裏强調的,是我們對閱讀的態度。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們很自然地把各樣事物分為「基督徒」的和「非基督徒」的,或說「屬靈」的和「屬世」的,這也反映在我們的閱讀觀念裏,凡是屬靈書籍就是與神的救贖有關,最少是直接談及信仰的。

所以,要閱讀的話,就該讀一些「屬靈」書籍,而「工具性」的屬靈書籍就更是當中的極品,因為它們直截了當的談到神、救贖和信仰。

這使人聯想到香港式的教育、老師和學生都以課程規定的課本為主要讀物,是以香港的學生一直不注重看「課外書」,以致知識貧乏。

當然,筆者不會相信,在今天的教會裏,仍然有人信奉知識是叫人敗壞的。不過,在閱讀的習慣上,卻仍是一面倒的傾向「屬靈」書籍。

為甚麼會這樣呢?當然,這與教會一直傳遞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密切關係。世界是二元分化的,分別屬於神和魔鬼,而我們在世上的惟一價值,就是協助神完成救贖計劃,享受生命變得不重要,生命的體驗亦變得奢侈,所以,閱讀「工具性」的屬靈書籍才有意義,才能建立神的國和我們的「信仰生命」。

閱讀的意義其實是有不同層次的,有純屬消閒的、有學習新知的,也有啓發生命的。從啓發生命的意義看,不少非基督教的書籍實在有十分豐富的啓迪,不論是小說、小品、政論、傳記,或是哲學、文化、歷史等,都從不同的層面探討生命的問題。我們若能放開「屬靈」的框框,自能脫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局,閱讀亦將成為一種趣味盎然的活動。話題回到《香港大件事》這本書上,它肯定沒有直接的談及信仰,「神」這個字也從沒有出現,更沒有標榜這是「基督徒觀點」,但這本書肯定是基督徒一本良好的「課外書」,因為它緊扣著時代脈摶,它告訴我們這個城市發生了甚麼事,究竟信仰在這樣的處境下如何切題(relevant)?這是我們閱畢此書後要思想的東西。盼望基督教的文字工作者能打破傳統「工具性」的框框,多寫一些與時代緊扣的書籍,亦盼望出版社能以長遠的眼光,多培養本地的作者,取代過去倚賴繙譯外國書籍的作風,畢竟本色化神學是不能空口「喊」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從研究本地的問題開始,並以本地人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出位信徒》:我的信仰觀

凡是對信仰認真、願意反省檢討的信徒,都會有他們本身的一套信仰思維。事實上,信仰的進路是多元化的,毋須强加齊同。只是傳統基督教卻有意無意間,把這條進路規範下來,譬如强調人必須看見自己的罪或生命的空虛無聊,或神的無限和人的有限,這樣才能算為正統的進入基督教信仰的殿堂。若這樣的進程才屬正統,那麼筆者的信仰進路必然屬於另類了。

當世上大部分人都宣稱宗教已不合時宜,當他們把信仰歸入迷信的行列,為甚麼我仍然相信基督教?

現代人類文明的最大問題正是否定了一切超現實的價值。當人只注目於改善當刻存在處境的福祉時,人將會變得自私和醜陋。人只顧滿足一己(或是人類作為一個社羣)的喜悦,人將會無視他們應有的尊嚴和道德責任(moral duty),而這個正是沒有信仰的後果。

電影《童年無悔》描述一班兒童軍人意外地流落荒島。起初,在上校羅富的領導下,這班兒童軍人頗能守望相助。後來,積克推翻了羅富的領導,並且以孤立及追殺的手段,逼得羅富的一羣,或是倒戈相向,或是喪失生命。羅富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在千鈞一髮之際,一隊美軍發現了羅富在山上一直燃點的營火,前赴荒島,發現一班小野人正在瘋狂的追殺羅富。美軍官被這情景嚇呆了,問:「你們在做甚麼?」

羅富與積克的分別,在於他們對生存處境有不同的理解和態度。羅富認為他們應抱持得到拯救的期望,故主張應保持山上的營火信號。亦是在這種盼望得到拯救的信念下,這班小軍人較能保持他們的紀律。但積克卻不相信有拯救的機會,他的哲學是:無論在任何處境,最重要的是怎樣使生命過得溫飽和有樂趣,因此他的遊戲規則是不擇手段,只要使他和他的羣黨過得容易一點。

花了這麼多篇幅談及一部電影,只是想表達一個思想:現代人類文明問題的癥結,就是拋棄了信仰。若要簡單的描述人類文明的狀態,那就是人只顧追求物質上的豐裕,不論農業、工業或資訊社會;不論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人類的注意力從來沒有離開過從大自然、從別的國家、從別的社羣、從別人手裏,攫取更多資源。過去,人類以暴力達致目標;今天,卻以制度堂而皇之的進行剥削,這就是為甚麼有人營養過盛,有人卻營養不良而死。

本來,爭取改善生存處境的福祉是沒有錯的,問題是人只著眼於此,很容易流於功利主義,一切有實利的便是對,否則,便是無意義。在功利主義的帶導下,人失去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價值標準,那就是人的尊嚴和道德責任。信仰卻可把人的視域歸於正確之處。正如聖經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人若缺乏了這三個元素,只會如動物般靠賴內在的渴求(drives)過活,這卻不幸地正是人類文明的圖畫。

若說人類文明問題的癥結在於人只著眼於改善當刻處境的福祉,以致流於純功利主義,拋棄了超現實的道德責任觀念。換句說話,人的問題是沒有信仰。必會有人不同意這種簡化的分析,他們當中有些是頭腦複雜的社會科學研究者,不過更大部分相信是一班自以為有信仰的人。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言論:不論是功利主義、理性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甚至是無神論,都是信仰的一種,因為這些信念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為人,嚴謹點說,這些信念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座標,難道還不能稱之謂信仰?

當然,這是語言定義的問題,但在筆者的腦海裏,「信仰」一詞應該有較為正面及嚴謹的內涵,否則,以暴力為尊的黑社會主義也必須被歸為信仰一類了。

為配稱信仰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首先,若一些信念只會叫人淪為動物,只懂滿足生理渴求,這些信念將人「非人化」,乃屬魔道。信仰必須能提升人的道德勇氣,使人排除自私自利的價值系統。

另外,一些信念若使人消沈、混亂、否定生命意義,這樣的信念只會磨蝕我們的意志。信仰必須能使人覺察生命的意義,並且以正面積極向上的態度迎向。

再者,一些信念若叫人放棄自身作為人的責任,逃避凡塵俗世,或叫人「一式化」的過活,這些信念並不整全,不能涵蓋人的生命。信仰應能協助人完成他作為人的責任。人的責任大致分為四方面:人對自己、社羣、大自然和靈界(spiritual world)均有責任。

每個人生存的處境和內在的條件都是獨特的。正是由於這種獨特性,以致他們在世上應走一條怎樣的路也是獨一的。信仰必須能使人覺察並承認自己的獨特性,並使用這種獨特的條件使生命更加精彩(self actualization)。

現實裏,人生存的處境就是有他人的同時存在。我們不是如社會學所說的,人為了生存,所以要與他人採取妥協和合作的關係。信仰除了使人覺察到自我的獨特性,也應幫助他認同並珍惜別人的獨特性。由這樣的認知發展為對他人的「愛」。這樣的愛能促使人跳出一己的框框,放棄個人的私利,願意為他人並由無數個他人所組成的社羣尋求福祉。

當人感應到他對社羣的使命,人只要稍為再擴闊視界,就必能領悟他對大自然的責任。信仰應能使人了解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每天與大自然交流,人若破壞了大自然的和諧,必會自食其果。

不過,上述都是一些我們肉眼所能看見的責任對象。對於一些我們看不見卻又確實存在的靈界,我們同樣負有責任。現代人否定肉眼所不能看見的東西,但事實上,人的靈是感知到肉身以外的世界的,是以中西哲學家都以不同的進路研究「天」、「道」或「上帝」,中國成語「人窮則呼天」,正說明人感知超越人以外靈界。信仰應能協助我們與此保持正確的關係。

在古今多個宗教,它們都在不同的層面賦予信奉者正面的意義。但對我來說,基督教在上述各方面都有效力。

「信、望、愛」是基督教信仰的精華所在。基督教的「信」是有對象和歷史性的,信的對象就是真、善、美的創造者。歷史的耶穌更把真、善、美具體有血有肉的彰顯出來。這樣的信使人對自身的身分、角色有清晰的理解(a complete spectrum),以致人生命的意義得到定位,生命自然積極向上,並對自身的責任絶不含糊。

「望」是在現實困苦的人生裏的一種動力,叫人不致灰心絶望,失去我們應有的信。

「愛」是三者中最大的,因為這是上述兩者背後的動機。聖經說:「神就是愛」(約翰壹書四章8節)。由於愛的縁故,以致祂創造,並以祂的能力和智慧護持(providence)大地及其上的一切。同樣,人若對他人及大地失去了愛,也就失去了神創造的原意,一切便歸於虛無,所謂罪就是如此而已。若問筆者為甚麼相信基督教,我會說:因為基督教賜予我的人生最完滿的解釋,也給予我動力活出一個「人」的生命。

《出位信徒》:創造與救贖

若沒有整全的屬靈觀,真理將被扭曲,讓部分的真理約化成真理的全部,信徒不但不能享受釋放的生命,生命反倒被捆鎖,信仰反倒使人疲憊、滿心罪疚或眼光充滿梁木。

沒有整全的世界觀,信徒不知他與世界應有怎樣的關係。信仰不是與生活割裂,就是完全的世俗化。信仰成了生命的點綴品,是教會內莊嚴肅穆的崇拜。

沒有整全的價值觀,信徒是非錯亂,不是成了蠻不講理的護理的護教專員,就是不明是非的妥協精英。

上述現象並非鮮見,歸根究柢是沒有一個整全的信仰觀。基督徒談論信仰問題,大都是圍繞在信仰的經歷或感覺上,或是支持這些經歷或感受的支離破碎的屬靈理論。在缺乏整全的信仰觀念下,有些言論是錯誤的,甚而逼神「食死貓」,把一些不是祂的旨意或祂沒有幹的事情都歸到祂頭上來。

整全的信仰觀雖然屬知識的層面,但有了正確的認識才可支持我們的屬靈經歷,使我們更加接近神。

過去,香港的教會一直十分强調我們信仰內的「救贖」成分。當然,救贖確是我們信仰的一個十分核心的主題。但單一的强調救贖或把救贖視為我們信仰的全部,就很容易產生扭曲了的信仰生命。

單一救贖論下,神是一位救贖的神,祂的旨意離不開救贖,人類歷史的目的也是為了完成救贖的計劃。在這樣的主導思想下,一切與救贖有關的就是切合神的心意,否則就沒有意義,或甚而屬於魔鬼,因為這些事物把人的心思分散了,是以一切都要為救贖服務。「屬靈」者,是與神的救贖計劃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如靈修、傳福音,和教會的一切事工也,否則就是次一等價值的東西,是「屬世」的。因此教會一直認為傳福音比社會關懷更重要。

單一救贖論下的神,腦袋裏只想著人的罪和祂的救贖計劃;單一救贖論下的人,是罪的受苦者,他的生命意義就是如何覺察罪和向神認罪。單一救贖論下的世界是二元化的世界,一部分是屬神的,一部分是屬魔鬼的。

創造論帶來的信仰觀卻是截然不同。不知甚麼縁故,教會甚少提及創造論的神學觀。即使提及,也只是以一件過去了的歷史事件來敍述創造的過程,或論及創造與進化的世紀之爭。

其實創造論可以開出一個截然不同的信仰觀。首先,創造論的神是一位創造主,萬物本於祂,也歸於祂。在祂的創造裏,一切都是美好的。因此,世界旣是祂的傑作,就只能屬於祂。在這種思想主導下,世界是一元的,沒有屬靈和屬世之分。

其次,神創造的目的不是為了定人的罪,也不是為了與撒但「拗手瓜」,乃是為了要彰顯本身的榮耀,並要人與祂分享創造的喜樂,所以人只需存感恩的心領受神豐盛的創造恩典。

在創造論下,人乃是按著神的形象所造,是以我們有神使者的尊貴身分。在神的創造計劃裏,人需要負起管理大地的責任,而這個管家的職責一般被稱為人的「文化使命」,是以一切與大地有關的都在人的責任之下。人類歷史始於創造,其目的也是要完成神創造所交付的使命。

從創造論看救贖,罪破壞了神創造的目的,人要竊取神的位置,神、人和世界的應有關係因而走了位。救贖就是要恢復這種原有的關係。一個得救的人就是一位努力恢復創造秩序的人。在這種思想主導下,他的任何作為,只要符合神創造的秩序,就是符合神的心意。當然,上述不是要否定任何屬靈的操練,因為讀經、祈禱、禁食,和肢體相交都有助我們了解神創造的心意。事實上,神的手沒有停止工作,祂今天仍然護持著祂創造的世界。透過我們,祂要把世界歸於創造的原狀。我們若能活出一個靈性長進的生命,就已經是實現了神部分的計劃。

《出位信徒》:創造的生活

從創造看生活,生活是開敞和充滿無限的可能的。神給予人廣闊的生活空間:「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二章16至17節)從這段經文看,神給予人在生活上的限制是減至最少的。「隨意」兩字更顯示了神的寬大。

不過,今天仍有不少基督徒自設種種關卡,將自己拘禁起來。他們的動機是好的,卻沒有正確的知識。

一個比較常見的思維方式是設法「將信仰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對一些信徒來說,信仰就是救贖。所以,實踐出來就是要「付代價」,花心思時間在傳福音、靈修和教會生活,生活的意義就離不開協助救贖計劃的實現。不過「付代價式」的生活觀很容易流於「馬大式」的疲憊生命。

「將信仰在生活中實踐出來」也可以是努力的將信仰的價值觀落實在生活當中。這樣的生活觀不能說是錯的,但稍一不慎,也可以成為拘禁人的枷鎖。信徒努力過一種「成聖」的生活,這本是一種可喜的現象,也是聖經的教導,不過,這樣的思維卻也可以帶導信徒過一種「規章式」或「教條化」的生活,甚至是一些本屬美好的生活習慣如靈修,若將之教條化,不做就視為犯罪,老大哥(神)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監視你生活的每一小節,見你沒有「做」靈修就會不高興,懲罰也會隨之而來,這樣的信徒生活在驚懼之中,與基督教所宣稱的「釋放」的生命毫不相配。

將信仰的價值觀在生活裏落實,是很多信徒嘗試建立信仰與生活之間關係的進路。於是,他們努力從聖經尋找一套可供跟從的生活指南,怎樣是「新人」應有的表現,或從耶穌身上剪裁一套可供學效的「模式」。

這本是一個很屬靈的動機,但有些信徒卻在實踐裏,將聖經或耶穌變成「定人罪」的準則,或說別人不夠委身、或說別人不夠溫柔節制、或說別人貪愛世界。他們或許忘了,耶穌也「不定人的罪」,控訴者是撒但的角色。

耶穌曾警告門徒,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而法利賽人的專長,就是要把信仰規條化,將一套信仰價值觀硬套在生活裏,將不容易的軛擱在別人身上。今天我們也要小心,不要以耶穌的名來反耶穌。

這裏無意輕視努力將信仰落實於生活的信徒,也不是說這樣的思維是錯的。這裏只是要作出提醒,美好的動機和事物也可以產生不良的果效。以下提供另一個角度來看信仰與生活的關係,或許能作一點補足。

過去,我們的進路是如何將信仰在生活中實踐出來,今天,我們嘗試把這進路倒轉來想,如何從生活中體驗信仰。這樣的進路能擴闊我們的生活空間,也能使信仰與生活處於一種較自然的狀態。

正如前述,神在創造裏給予我們極大的生活空間。事實上,神的創造在不斷彰顯著祂自己,正如羅馬書所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一章20節)今天我們作為基督徒的,或許最缺乏的就是從生活裏欣賞神的創造。

除了從大自然中我們可以遇見神之外,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人際關係、社會文明,我們都可體驗神的創造,這裏所說的創造不單是天地的創造,而是神的作為和祂的心意。信仰和生活其實是二而一的密不可分的整體。

神的創造是充滿創意和想像力的。人擁有神的形象,我們過的生活也當滿有創意和想像力,基督徒或許很容易變得沈悶、狹隘和拘謹的一羣,這與他們的生活觀有直接的關係。事實上,要過一種規條化的生活是較為容易的,我們不用思想,只需跟從定下來的模式就保證不會出錯。這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生活態度。神創造的原意裏,每一個人也需要為自己創造一個獨特的生活方式,並從這個獨特的生活方式不斷的體現神自己,這樣才是一個最真實的生活。

《出位信徒》:讓別人好過一點

從澳洲畢業回港不久,我參加了記者團契的聚會。席間,有人問:「你的理想是甚麼?」我的答覆是,當一名成功的記者。

這個答覆看來不甚「屬靈」,或許有人會期望我的答覆是,如何在工作崗位見證神,或如何使用神給我的恩賜事奉祂,或如何如何的為神幹一番事業。

但我的理想竟然如此平庸,與一般非基督徒沒兩樣,實在有點虧負了弟兄姊妹的期望,辜負了神的救贖大恩。

即使神沒有呼召作全職事奉,也好應該利用工作的機會,向同事傳福音,或是在工餘多參與教會的工作,這樣才算活得有意義,也才堪稱為基督徒的理想,正如聖經的教導,我們應多思念天上的事,不應只是思念地上的事。

這是一種對生命意義和道德的詮釋。在教會裏,從來沒有人質疑傳福音和事奉的價值,只要你肯做,就是對的,凡是攔阻的,就屬於魔鬼。所以,只要你高唱「多事奉、多傳福音」,你就一定是靈命長進的信徒。特別當「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的時候,有誰敢說即使傳福音和事奉也可以是錯的呢?

是的,上述的邏輯也可以是錯的!

當今教會已陷於人手荒,這個反調實在不太合時宜,只怕弟兄姊妹看了,更加不投入事奉崗位,教會的處境就更困難了!

這實在也是筆者的憂慮,想了很久,終於還是決定寫了這篇文章,因為筆者相信,作工的人少是因為信徒受到不正確槪念的捆鎖,缺乏真正的動力投入事奉。一些過去曾積極事奉的信徒,也會筋疲力竭的退下來。

問題是出自這種對生命意義和道德的詮釋,究竟在平日的生活裏,甚麼才「值得」做,甚麼才「應該」做?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說出一個標準的例子:

大偉是一名文員,也是虔誠的信徒,平日在公司裏,常向同事傳福音,他心想這是工作的最重要意義。他很少參與超時工作,因為要趕赴教會開會,或是探訪,或是開小組等。如有需要,他會向公司請假,參與一些大型的事工。
筆者一向認為,每個人只需向自己的生命負責,旁人實不應多加指點,重要的是他活得自由和快樂,他感到生命的積極和意義就可以了。所以,大偉只要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强加別人身上,問題是不大的。


不過,大偉的生活形態也可以影響到別人的,首先,老闆聘用他,是希望他專心工作。若在工作時間內常常只顧著傳福音,大偉就有負老闆所託。另外,大偉拒絶超時工作,也可能因而加重其他同事的工作量,若是在見工時已有默契本無可厚非,但大偉若選擇在公司極度忙碌時請假,為的是要從事他認為更有意義的教會工作,老闆不悅,同事埋怨,他們對基督徒的印象亦會大打折扣。

究竟我們的信仰提供了一個怎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使徒保羅曾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0節)也在不同的書信裏,教導我們如何作丈夫或妻子、父母或子女、主人或僕人。概括而言,保羅教導我們的是如何作一名負責任的人。

在神的創造裏,神說一切是美好的,其上並沒有無意義的東西相反,在生活的不同範疇、在大事或小事上,我們都可以有所學習、有所啓發,豐富生命,重要的是我們時常與神保持良好的關係,活祂裏面,也讓祂活在我們裏面,則一切都能成為美好和有意義。

基督徒的道德觀必須從周圍的人倫處境彰顯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先要考慮周遭人羣的福祉,不論是陌生的或是相交的,不論是知心的或是生疏的,我們都需關注他們的好處。基督徒不需要把道德的調子高唱入雲,說甚麼神而活,彷彿不吃人間煙火,或是以屬靈之名使別人受損,甚而成為「吃人」的教條。

基督徒需要向神負責,但這並不抽象,也不高深,正如耶穌所說:「這些事你們旣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0節)使徒雅各又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書一章27節)所以,基督徒要向工作負責,應竭力做到最好,即使以所謂「世俗」的標準來衡量,也能嬴得同業的讚許,這種責任心的表現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見證,當我們要向同事們開口傳揚福音時,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會的工作不一定要成為我們生活裏的首要任務,各人在不同的崗位上均要盡忠,要把我們生活的每一層面也盡量做好,也要使身邊的人因我們得到祝福,這個祝福包括了使別人的生活可以好過一點。

《出位信徒》:對信仰的理解

在不同的年代裏,都會有一些愛好思辯之士,為自身所處的社會診斷病症:究竟我們的社會出了甚麼毛病?我們的文明有甚麼問題?完美的社會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時代都在其獨特的處境下產生一系列屬於該時代的問題。

基督教也沒有例外!一套完美的真理從來就沒有被完全的吸收,在罪人的理解下,真理一直像模糊了的鏡子,總是看不清楚。在罪人的經營下,真理甚至被扭曲,反成了人的捆鎖,若說今天香港信徒最大的問題是對自身信仰缺乏理解,不知有多少人同意說話?今天香港的信徒對自身信仰的「理解」大致有兩種形態:

首先,大部分基督徒對福音的內容都耳熟能詳,我們對神的創造和救贖計劃、主耶穌的生平,以致神將來對世界的審判等等,都有一定的認識。但這樣的認識卻不足以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座標,原因是這樣的理解只停留在「認知」的層面。

其次,這是一種追求個人與神主觀的神祕經驗的理解。我們時常聽到弟兄姊妹有關神奇妙帶領的見證。在這些見證裏,充滿了神超自然的啓示,甚而一些本應屬於人責任以內的事情,也歸因於神的工作。筆者曾經聽過如下的見證:一位弟兄與同事關係惡劣,他感謝神賜給他一份新的工作;一位弟兄在工作上時常碰釘,他感謝神帶領他進入神學院;一位主日崇拜主席感謝神,因為他通宵工作數天,身體仍然可以支撐下去。上述的見證最大的毛病是忽略了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所應負的責任。神會否帶領人逃避人際關係的嫌隙?在工作時常碰釘的主要原因,會否是這弟兄本身的工作態度出了毛病?人有否保持身體健康的責任?

今天,不少香港的信徒都以這種超自然的神祕感通,來理解他們信仰與生活的關係,不過以這種主觀的屬靈經驗作為理解信仰的根基是有不少毛病的。

首先,主觀的經驗沒有任何衡量的標準,或許只是一套自圓其說的夢囈。主觀的經驗也隨著信徒的狀態而有所改變,當他在靈性高潮時,滿眼都是神的帶領,當他靈性低潮時就滿心迷惘了。事實上,過去有不少曾經是信心堅穏的信徒也會一下子跌至屬靈的低谷。較為堅强的仍可以「苦撐」下去,較為輭弱的就完全崩潰下來。

對信仰真正的理解必然包括衍生一套世界觀、價值觀和倫理觀,並以此為我們解釋人生和作為行事為人的準則。理解不但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還必須包括一個人生的取向、一個生命的抉擇。因此,對信仰的理解必然帶導出一個對生命勇毅積極的回應。這正是聖經所說的「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意義,是以信徒對信仰缺乏這一層次的理解就會行事為人沒有定向,像世俗人一般隨風轉舵,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基督徒面對九七問題的反應與普通香港人沒有兩樣,也解釋了基督教世俗化的原因。

事實上,香港的信徒並不容易建立這一層次的理解。當比較香港與美加等地信徒的信仰模式,我們就不難發現香港的信徒較注重屬靈的經驗,而美加的信徒較注重對教義的理解,以致香港信徒的信仰是充滿了感性,而美加的信徒則充滿理性,這當然有其文化的背景,香港人在信仰上的表現還是比較接近東方神秘主義式的主觀經驗。

不過,正如前述,不少信徒對信仰的理解只有其「認知」的層面,我們接觸的一般是透過信徒口授的「罐頭式」福音,這不錯有助我們對信仰在認知的層面上有初步的理解,但罐頭式的佈道一般缺乏生命的感染力,這種生命的感染力能使慕道者追尋傳道者背後的動力,而這動力正是源自於傳道者所抱持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倫理觀,而對生命的一種回應。

香港的信徒不容易建立一套對信仰安身立命的理解,其實還有另外的原因。香港教會的栽培和教育工作十分缺乏教義和神學的教授,以主日學的查經為例,我們在查考保羅的書信時,都以教導保羅的教訓為主,卻鮮有進深了解這些教訓背後的價值觀念;當我們查考創世記時,我們集中注意力在神創造的時序,卻鮮有探討由創造所衍生出來的各種觀念,包括人觀和神觀,而這卻又正是我們信仰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倫理觀的基礎。今天,我們旣要尋求與神主觀的經歷,也需要追求對信仰深一層次的理解,以致我們可以基於這樣的理解,來為主觀的經歷作註釋。這樣,主觀的經歷將會使我們更接近真理,而讓信仰進深成為我們安身立命的座標,協助我們洞悉世事,也作為行事為人的準則。這樣,人生上每一個抉擇都成為我們信仰的回應。

《出位信徒》:聖誕與復和

「扭開」電視機,剛巧是《虎膽龍威第二集》的結尾部分,警察手執違例泊車的告票,喝令主角停步,緊繃著臉說:「老友,你犯了交通規則!」突然臉口一轉,現出燦爛笑容,以輕鬆的口吻道:「不過,這是聖誕節!」然後把告票撕掉,散於空中。

這是去年的聖誕賀歲猛片,今天重溫,百感交集,俗語謂:「十年人事幾番新。」但過去的一年裏,人事的變遷又何止幾番!

在人生的路途上,最叫人刺痛的是人際關係的撕裂,當中有不同的原因:男女之間的情變,或是夫妻反目,或是朋友間的誤會,或是同事間的權爭,又或是偶然在街上與陌路人的爭執,都叫人內心產生不同程度的悲哀,甚至是久不能愈的創傷,終生抱憾。

聖誕節的來臨,是修好復和的日子。主耶穌降臨人間,帶來救恩和轉機,那就是神與人復和的機會,過去,無論我們如何叛逆、如何罪孽深重,神已透過道成肉身的主耶穌賜下和平的信息,任何人也獲得了回轉的機會。不過,當具體地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裏,神與人的復和也必然帶來人際間的復和。聖誕節的來臨,讓我們反省這種復和的真義。

《虎膽龍威第二集》的結尾部分,警察撕掉違例泊車的告票,似乎是違反了法治的精神,不過,熒光屏裏的溫馨場面叫人深深感到當中人際間的融和,一句「這是聖誕節」,道盡了這日子的獨特性,一切人為下的制度,一切我們看似理所當然和合情合理的場景,這時也要讓過一旁,聖誕節的意義要得到彰顯,這是萬物和諧共處之日,讓我們恢復昔日神創造時的美善之境,神與人、人與人、人與世界那應有的和諧秩序。

縱然是別人負了我們、縱然我們應得更好的回應、縱然他們罪有應得,讓我們放下這人間的標準,以寬恕為自己和別人造就祝福,因為恨怨和報復下的心,只會叫自己和別人都得不到釋放,就這樣心靈隨著日子遭受磨蝕,一生人好比一個詛咒!

我們的信仰理應使我們對別人寬容,不過,一些基督徒卻反其道而行,這實在是十分奇怪的。主耶穌昔日被宗教領袖指責,說祂喜歡混在稅吏和罪人當中,一點也不像一位正派的教師,這顯示主耶穌是一位寬容度極高的人,試想在稅吏和罪人的文化當中,作為一位宗教領袖,可以如何與之溝通?時常指斥他們的不是嗎?拒絶參與他們所有的活動嗎?當他們粗言穢語時,就直斥其非嗎?

今天,一些基督徒在生活的圈子裏,與身邊的人作「不妥協」的周旋,當別人吸煙時,就怒目而視;當別人談論「有味」笑話時,就面露討厭神情;當別人賭摶時,就判斷其貪愛錢財。

於是,這些基督徒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他們遭受嘲笑,被諷為「耶穌佬」或「道德佬」,人際關係惡劣,他們卻視此為因信仰遭受逼迫,並在見證會上以此勸勉其他信徒。

固然,「為義受逼迫」是信徒應抱持的心理準備,這樣的信徒亦應受到敬重。不過,現實的處境裏,究竟誰受到逼迫?信徒以否定的態度來處理非信徒的行為和價值觀念,這本身已形成一種無形的逼迫,其後信徒受到的疏遠和嘲笑也只是一種回應而已。

當然,結論不應是「同流合污」。信仰帶給我們新生,也灌注了新的價值觀念,「與別不同」是成聖的過程裏自然的表現。不過,信仰同時也應帶給我們廣闊的胸襟和寬容的心靈,我們不參與別人的行徑,但同時我們尊重別人的選擇,正如當別人不尊重我們的選擇時。我們感到多麼難受啊!

事實上,基督徒的「斥責眼神」和遠離罪惡的態度,就正如昔日指斥耶穌的宗教領袖,他們把自己「分別為聖」,阻礙了別人接觸到福音的精粹和真義。

今天,仍有不少非信徒對我們的信仰抱持誤解,在他們的心目中,信仰只會叫人狹隘和教條化、性格孤僻古怪、看事消極刻板……,神因而背上了惡名。趁著今天,就讓我們反省自己的人際關係,讓我們反思「復和」的精神:「這是聖誕節!」一切也可以與以前的不同,一切也可以從新開始,讓我們尋求寬恕,同時也寬恕別人,讓我們活在罪惡的世界和人羣裏,以寬容的胸襟和接納的心靈,叫世人從我們的身上,體會到這種「復和」的精神,也叫我們不要只是世上常受唾棄的一羣,讓我們致力受到別人的愛戴!

《出位信徒》:做一個人!

六四給我的啓示 ─ 做一個人!

六四事件激起了海內外華人愛國的心,醒悟到本身中國人的身分,這樣的醒悟無疑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民主中國的實現都極為重要。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在過去幾年裏,我們的反省並不止於民族身分的認同,還經歷了一次深刻的信仰反省。過去曾是一些很基本的信念:神掌管著歷史、祈禱是大有功效等等,今天我們都提出了質疑 ─ 這還是好的,至少我們不會再信得糊裏糊塗。

可惜,今天我們仍然看到基督徒的移民率高於一般市民;我們仍然看到傳道牧者放棄他們的羊羣,遠走高飛;我們仍然聽到一些受尊敬的牧者勸說,請不要再說反共的言論了!這實在不能不叫人歎息。難道他們的反省,只帶來這樣的言行嗎?

六四事件給了我們很多啓示,但其中一個很深層的反省,就是我們該如何做一個人。

基督教的信仰告訴我們,人是神所造,並且是按照祂尊貴的形象造的,以致我們得被稱為神在大地的使者。神的形象究竟是甚麼?神學家說,是意志、情感和理智。這些都是,但神的形象更包括了「尊嚴」,就是人的尊嚴。儒家謂:「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正說出了人類尊嚴的原型。今天,我們又是否活出了這尊貴的形象呢?

不過,叫我們更為驚歎的,是神竟然成了人的樣式,經過了出生、成長和死亡的階段。祂放棄了作為神的權利,甘心受人的環境所束縳,成為一個不完全但純正的(not perfect but pure)人。

主耶穌成為肉身,祂有人的輭弱、有人的需要、有犯罪的可能,但祂沒有嘗試把石頭變作食物,沒有使用「法術」,使祂在世的生活易過一點,更沒有逃避死亡的滋味。祂竟然完完全全的放棄了引用神性質的權利,切切實實的做一個人!耶穌行的神蹟並非靠祂自己的神聖力量,每次祂也是祈求天父的施恩。祂的神蹟也沒有一次是為了本身的好處,而是使貧苦者得安慰。施行神蹟的,過去曾有先知,其後也有信徒,都是倚靠天父的施恩。

「道成肉身」究竟給了我們甚麼啓發?主耶穌沒有選擇捷徑,也沒有走在平坦的康莊大道。相反,祂選上一條崎嶇的窄路。不是情願,只是為了要完成作為一個人的使命。祂受苦以致於死,發揮了人類最高尚、無私的犧牲精神,也活出了人應有的尊嚴。祂在審判者面前沒有求饒、沒有不說出應說的話、沒有以暴易暴、沒有放棄祂的使命,更沒有逃避死亡。

六四事件的北京學生和市民,為了要造福國家、為了要使人民生活過得更好,甘願付出生命的代價;為了阻止軍隊濫殺無辜,竟然以身體阻擋坦克車的前進。這種犧牲和勇敢,正是神的形象,正是基督的精神。

今天,一些香港人在哀悼懷念六四死難者的同時,卻仍過著苟且的生活;一些甚至在賺短期錢,以供移民之用的前提下,不顧道德、不擇手段的做出不利大眾的事情來,我們說這是「末世紀風情」。難道六四所流的血,竟沒有喚醒我們的心靈嗎?

在資本主義社會下,我們接納了人是自私的定律,彷彿自私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人尋求更豐裕的生活,也被說成了是我們內在的本能,甚至在損害大眾的前提下作這樣的事!今天,我們必須認清「自私」不是神創造的元素。「自私」使世界陷入空前的危機:生態破壞、貧富對抗、種族仇恨、核戰威脅、「自私」實在是我們內心的「罪」!

神的救贖要使我們成為一個自由人,不再受罪的捆鎖。自由人不受「自私」的駕馭,所以他更是一個無懼的人。恐懼使我們不敢說應說的話,不敢作應作的事。若我們的日子只用來盤算將來的得失,為了使將來的日子好過一些;若我們禁制今天的自由,過著一種自我約束的生活,這樣我們便辜負了神的救贖,辜負了神的釋放!一個真正自由的人,應是一個無懼的人。基督徒啊!六四催促我們勇敢地做一個人!

《出位信徒》:敢於提問

萬物也有時。開始有時,完結也有時。閱讀至此,這本書也快要結束了,要說的話也說得八八九九。回望書桌上一堆一堆的原稿紙,實在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寫出這些東西來。

沒有首先踏出第一步,就不會作出甚麼東西來。人生的規律就是如此。基督教信仰告訴我們,神是一位引導的神,也就是說,若我們只顧站在原處,等候神的啓示,那麼,這不是引導,而是神牽著我們的鼻子走,屬木偶式的「牽動」。

神的引導首先需要人有承擔的精神,願意為自己的抉擇而付上代價,並在這個過程中,忍受因錯誤的決定而帶來的痛苦。聖經說:「有的還會加給他,沒有的就連他手上的也要奪去。」(馬太福音二十五章29節)當我們願意引用神所賦予的智慧和信心,在生活中勇於作出抉擇和承擔時,智慧和信心亦會隨之增加,這是神所訂立的屬靈規律,在祂的國度裏是沒有免費午餐的。

此書强調的是信仰的更新和反省,有些信徒信得久了,感到漸漸地失去了起初的勇銳,對神的追求也沒有那麼熱切。最叫人難耐的是那種「沈滯」的狀態,信仰好像落在一種框框之內,無法突破。

曾有一位弟兄對我這麼說:「教會內太多答案了,卻太少提問。」這話實在一語中的。人生在不同的階段面對不同的問題,信仰的落實方式也有不同。今天,無論是教會或信徒都需要努力的尋找多元的信仰落實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多些提問,並且不要滿足於目前標準的答案。
基督教固然有一套嚴謹的教義,但這些教義究竟對我有何意義?這是我們每一位信徒需要不斷追尋的路向,信仰的路從來就是十分個人的,我們需要自己尋找才能看見,二手的信仰最容易叫人落入「沈滯」的狀態。

「耶穌就是答案!」但問題是甚麼呢?若沒有首先提問,也就沒有引申出來的答案了。一個活潑常新的信仰必須建基於不停的提問,並開放自己的心靈,接受一些非標準化的答案。

或許你會說,這豈不是很危險?不成熟的信徒會否因此而容易誤入歧途?若你真的如此問,最少,你一定是不容易誤入歧途的一類。做人必須真誠,對神、對人、對自己也是如此,把自己拘禁在安全的「聖地」而拒絶冒險、拒絶把內心真正的問題提出來,這絶不應該是信仰的精神。

恆道法師還俗,其重點就在於「真誠」。當她發現披上了袈娑,同時也披上了很多包袱和枷鎖;當她發現佛教也存在著名利的爭逐,若她要處身其中,很容易成為爭取的對象,這都違反了她起初出家的原意,還俗卻反而使她能更輕省地尋道,因為信仰不在乎形式,而是在乎真心。若一個信仰叫人虛假,叫人逃避面對自己,這樣的信仰不要也罷。

所以信仰的前提是真誠和勇氣,信仰也應不斷加强這兩方面的强度,叫人能活於真正的自由當中。

此書要結束了,綜觀書上的言論,或許有偏頗和錯誤之處。事實上,有誰能說自己從沒錯誤?筆者從來沒有聲稱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我會錯,甚至錯的機會很大。因為此書闖的是基督教的禁區,質疑一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迷思」,因為它嘗試使用一套不同的語言來表達信仰,正如青年人不甘於因循前人的步履,以一股衝勁嘗試闖出一個新局面來。所以,此書以批判作進路。
香港的基督教能否復興?筆者認為端在乎它能否積極反思,並勇於改變自己習慣了的一套,不怕錯誤,相信神大能的引導,並且敢於不斷提問。